文化文化要闻

状写奇特有趣的沙漠生活——评杨献平散文集《黄沙与绿洲之间》

2022-07-01 11:22: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在黄沙与绿洲之间,若以穿越的弱水河作比杨献平散文中滋生蔓延的孤独,再恰好不过了。“鸿毛不浮,水弱不能载舟”是弱水河的柔弱本性,这条河流却在荒凉、干燥的沙漠中滋养了万物生灵,犹如孤独虽不乏苦闷,却不无精妙之处。杨献平散文集《黄沙与绿洲之间》(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字里行间弥漫着孤独的气息,作者在巴丹吉林沙漠悠长甚于寂寥的岁月中,对生活、生命、精神和灵魂有了超乎常人的体验和期许,也对人及诸多的沙漠生灵给予了平等的关注。读这部散文集,犹如行走在从黄沙抵达绿洲的旅途,无处不见黄沙,而又无处没有绿洲。作品流露出的孤独与寂寥沉重且沉静,有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洒脱之气,也有着“大漠沙如雪”的觉悟和空灵。

从“这里”到“哪里”的迷茫,到乡村少年渴望容身城市的平凡渴望,再到返璞归真的虔诚,作者的主观变化不断印证其思想的转变,犹如朝圣者的步步祈祷,每一次醒觉都是一次引导、洗涤、升华。巴丹吉林沙漠,犹如智者和导师,不断启迪身处其中的人,在这一过程中,既包括对客观世界的重新审视,也包含对主观世界的深深内省,达到了灵与肉的高度统一。

作者在其间穿插了诸多历史风云、民间和民俗故事等颇具神秘色彩的元素,前者给予散文以深厚的人文气息和岁月感叹,后者则更倾向于玄幻之说,再加之梦境的调和,在灵与肉的统一中,又现灵与肉的分离。统一是现实的诉求,而分离则是探寻的羁绊。由于取材于民间及人类本能,也因为人间烟火气的加入,使得这些形而上的深沉思考,更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民间传说、秘闻故事、民俗风情的融入,让形而上的哲理思考更具魔幻主义色彩,也更具人文关怀。作者以人为第一视角对沙漠的生态进行描写和叙述,使得各种生物求生的本能都可以在人性中得以体现,若以作者的视角来观察沙漠的生态,则更多一份人性本能在极端环境下的动态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既来之,则安之”的生存智慧,他们善于在艰苦的环境下创造自己的天地,他们适应却不屈服,在顺应规律的发展中体现出的敬畏和虔诚,是人类与万物共鸣的一种和谐状态。这种状态应是随处都有的,但在沙漠这一极端环境当中,这种万物和谐的境界却更为震撼。

《那斯腾》一文,主人公为沙漠牧民那斯腾,作者通过对他生活的描述,体现出孤独的本质是与大多数世人有着某种程度的隔膜。在那斯腾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在远离人群的生存状态下,与天地自然的融合显得更加自由、沉静,这其中也有着深深的孤独与悲怆。作者对沙漠中的骆驼有这样的认识:“死亡之地,人间绝域,以身为舟,不仅度己,而且度自己能负荷的任何一种生命。”

将沙漠的古老与广袤融合,则愈发令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或许在不断地攀登中,真正到达高处,才愈发觉得人类于瀚海沙漠而言,无异于微尘碎沙。在《乌鸦或幻境》一文中,作者加入了梦境元素,梦境通常被看作是灵与肉的分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对梦境最简单的解释,而实质上,作者似乎无意于用科学的说法来解释梦境的生成,在作者极尽细致的描述中,梦境的产生或许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而更多体现为潜意识的涌动,被认为是恍惚之中的认定与坚持,这一层面更偏向于主观的活动,寄托的是一种人脑中对于情感的维系。其中,梦境的预示掺杂着对人生无常、生死宿命的自我感知,在朦胧的魔幻色彩之下,揭示出哲思的真谛。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夜行者》《犹如蚁鸣》《沙尘暴中的个人生活》《疫情之下,陌生人的痛与乐》《沙漠爱情故事》《黄沙中的城与乡》等文章,切实写出了人在大漠之中的现实与精神困境,也写出了边地人群的日常以及生命在绝地的真相。

作者在书中以身处巴丹吉林沙漠21年的个人体验,呈现了沙漠与绿洲之间散落和存在的诸多鲜为人知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凝练了关于人性、人生、人文的哲学思考,具有穿透时空、直抵人心的力量。 (冯祉艾)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