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艺锐评

当代文学须警惕“贫血症”

2019-12-30 10:50: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常听到这样的询问:中国当代文学为何鲜有大师?其实,这与许多作家罹患“贫血症”——缺失文化底蕴不无关联。当代作家存在的这种“贫血症”,是造成文学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根本原因。

大师的养成也许需要过人的天赋、超拔的人品、精致的文品和深邃的思想,但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这也是极易被作家所忽视,或者说所缺失的东西。作家能否写出好作品,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自觉与能力,是否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是否具有“主观战斗精神”。总体来看,当代作家并不缺才华,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许多人如同骑手面对桀骜不驯的野马,深感茫然无措、难以驾驭,他们或许只能在平地或高原上徘徊,却难以登顶文学高峰。

古往今来,像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等文学大家,同时也是洞幽烛微的思想家,更是学富五车的学问家。如此看来,当代作家因“贫血症”造成的缺憾,并非靠一些花里胡哨的技巧和语言所能弥补。当代作家武歆曾慨叹:“现在的文学作品缺少伟大厚重之作。更直接地说,当下的文学作品,写作技巧越发纯熟精致,但缺乏思想深度,缺少真情实感,缺少人间温暖。”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哲学命题引发了绵延不断的生命追问,但遗憾的是,如今的作家很少有人在作品中有过这种“追问”,对他们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康定斯基认为,艺术作品首先应该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产品,必须以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但是显然,罹患文学“贫血症”的作家不具备这种“内在精神”,因而不能够“触及人类灵魂”。

从当代文学七十年发展历程看,不乏被经济诱惑,创作攸关自身利益作品的作家,不乏被私我禁锢,书写境界狭小作品的作家,甚至还有醉心于“下半身写作”的作家。缺乏灵魂的作品,往往有形式无内容,有内容无人物,有人物无思想。作家在单纯袭用西方形式的同时,遗弃了思想这一味药,同时学问也做得不够扎实。许多貌似精湛的作品,在精神的提升、灵魂的塑造、人性的开掘上存在缺憾,或呈虚假“高大全”模式,或对历史人物作主观改写,或渲染人性琐鄙,或恣意于血腥暴力、声色犬马。凡此种种,都是与文学真善美的诉求相背离,甚至是对文学常道的挑战。

当代文学要培育大师,首先要治愈“贫血症”。除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火热生活中汲取丰富养料和素材资源外,还要加强思想修养和文化内涵。一个好的作家,必须建构深刻的思想体系,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许多作家包括一些名气很大的作家,对历史、哲学和人类思想史等学科,往往没有什么基础,也没有研究的兴趣,甚至藐视文学理论批评。还有许多作家在创作的时候,走捷径、抄近道,从网络上找材料、寻人物、编故事,加上很多现实功利上的考量,不少作家有意无意地自我设限、自我禁锢,或躲避崇高,或游戏文字,或复制经典,其创作变得晦涩、苍白和轻佻也就不足为怪。

作家要写出有深度、有力度、有高度、有厚度的作品,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学问,做一个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学问家。这点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向鲁迅先生学习。一向以文学家、思想家为世人认知的鲁迅先生,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翻译家。鲁迅一生翻译了15个国家77位作家的225部(篇)作品,总量约300万字。有学者云,没有翻译家的鲁迅,就不一定会有文学家的鲁迅。鲁迅的学术研究,远远早于他的新文学创作,投入的时间,也绝不比创作少。从清末民初校辑古籍、撰写论文、翻译介绍西方的作品与理论,至20世纪20年代研究小说史、文学史,再到20世纪30年代完成《嵇康集》的校订等,鲁迅的学术研究长达30年之久。可以说,没有渊博厚重的学问做基础,鲁迅能成为文学大师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置身新时代的广大中国作家,一定要少点功利心,多点事业心,埋头苦学,祛除浮躁;要下定决心,不怕吃苦,尤其要在国学、西学包括美学、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深入下去,心甘情愿地做一个“潜水员”;不要把写作当成敲门砖,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创作。在现实社会中,作家要学会带着镣铐跳舞,在“有限”中写出“无限”,创作出更多“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精品力作,为文学大师的出现营造更好的氛围条件,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 周思明


责任编辑:李为华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