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讯员>>

大学生争当返乡创业排头兵——记枣强盛太合作社刘范仲

2019-06-12 15:34:14 来源:中国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刘范仲,毕业那年适逢5.12大地震,六月份,他拿到毕业证后,便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加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青年队伍中。当时他被分配到四川省乐至县工作,在那里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获得四川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称号。志愿服务归来,他应聘到北京一家从事农业机械现代化及自动化推广服务的公司。在工作的五年间,他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各大型农场,如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852农场、嫩江农场等近百家,为他们带去了新型的农业自动化机械设备及产品,认识了我们国家大型农场的先进管理体系。同时,他也接触到许许多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大户,见证了新型农业形式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4年,在国家号召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他又一次出发了,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他喜爱的工作,和另外两位大学生一起,成立了枣强盛太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回到了更需要他的地方,河北衡水老家。

作为从河北农村走出去的农民子弟,他意识到自己家乡农业的落后和差距,碎片化的农业结构难以为继,近些年农村劳动力流失,荒地出现,伴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让他时常为自己家乡的农业前景担忧起来。合作社成立后,他尝试让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建立协作发展生产关系,让农户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共同受益。依托规模化、机械化和科学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他建立了以小麦、玉米规模化种植,农业农机服务,粮食收储,三位一体协同合作的经营模式,保证了五年发展过程中的持续盈利。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农机机械在完成合作社耕作后也对其他农户开展农机服务,粮食收储的运营也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合作社收益。在生产环节,优先雇用贫困户,增加其家庭收入。入股模式也受到农户的认可,经过五年的发展,流转土地从三百亩发展到近千亩。每年陆续有农户加入,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五年间,未出现过一次土地纠纷问题。节水喷灌、激光平地机、良种种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无人机,这些现代农业的生产方法已成为合作社的日常。


在合作社运转稳定后,他开始向心里一直惦念的食品安全问题下手了,想生产出绿色安全的食物,一定要有健康的土地,土壤改良,使用有机肥料成了绕不过去的问题。2016年,他找到了刚刚成立位于衡水市高新区的中广核生物燃气河北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衡水当地丰富的玉米秸秆等原料,生产天然气和有机肥。他意识到,这是农业与新兴产业相互融合的好事,既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又能有效解决衡水地区焚烧秸秆导致的环境问题。经过他无数次的沟通交流,目前盛太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是中广核生物燃气河北有限公司的秸秆供应商,秸秆的销售费用大部分用来购买该公司的有机肥,实现了绿色农业的闭环。

绿色农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需要积累种植经验,勇于尝试。在绿色农业种植过程中,他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目标明确、大胆创新。首先规划出一百五十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灌溉用水水质好的土地,作为向绿色有机农业转变的试验区。经过三年的土壤改良及配合对人体无害生物农药,合作社已经陆续生产了绿色小米、红薯及粉条等绿色农产品申请了品牌商标。他时常说,绿色农业才刚刚开始,自然之道不仅仅是靠天吃饭,需要更多的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到土壤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创造符合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智慧,是一种自然的平衡,最终将科技的标准化融入进自然法则,产生无限的创造力,解决产量与质量这个相互矛盾的问题。

下一步,他正在积极开展电商平台创建工作。目前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好产品、卖不出、价格低"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然而在大城市,好的农产品"找不到、买不了、不敢吃"成了农产品消费的三个困局。传统农产品要走出农村还必须先解决规范生产、营销平台、商品流通、信誉溯源这几个痛点。如何把优质农产品送达千家万户的餐桌,是如何增加农村农民收入,是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大问题,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五年来,他带领大家认识了现代农业的高效、高收益,提高了农户收入,将新型农机推广辐射到周围区域,发展绿色农业,他把一腔热血给了这片土地,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农业农村的改革方向,践行着国家的农业农村振兴道路,他将扎根农村,沿着现代农业的方向继续坚定的走下去。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李为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