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要闻>>

用无私奉献精神谱写传奇人生

2019-04-19 11:54: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用无私奉献精神谱写传奇人生

——读王宏甲《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张陵

新时代文学呈现新气象。报告文学作家纷纷走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激情和精气神,把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推向时代精神的高地。王宏甲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3月出版)便是其中较为优秀的一部。作品满怀深情地讲述了“中国天眼”创始人、“时代楷模”南仁东的传奇故事,感人至深地塑造了一个“中国英雄”的形象。

南仁东是中国天文学领域敬业勤勉的专家。20世纪90年代初,他提出把“大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从此他全身心地扑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去世。他用自己的生命铸造了一座500米口径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要知道,1993年,中国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而南仁东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一下子就把别人远远甩在后头,占据了世界领先的位置。这个普通的中国科学家,就这样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民族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我们时代的民族英雄。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是在世界科学思想发展的星空下塑造南仁东形象,更是在人类进步文化思想的星空下揭示南仁东的精神品质。作品专章描写了南仁东内心的英雄情结。他之前在苏联科考时,曾特地到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的故乡进行凭吊,重温了“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历史。他的民族家国情怀与世界进步文化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奠定了他英雄性格的雄厚根基。这些描写突出表现了南仁东性格中的民族历史文化含量,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文化含量。这样描述中国科学家的经历,塑造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有历史文化依据,引人沉思,启迪心灵。

英雄往往是悲壮的。作品用很大的篇幅去写南仁东主持选址,在贵州大山里一趟一趟地跑着,没有经费,只能坐绿皮火车,只能住廉价旅馆。作者是想写出他工作之苦之累之难。其实我们从作品的字里行间能够读出,作者更想告诉我们,这不是最难的。如果仅仅是这种苦这种累这种难,南仁东还不是悲壮的。他的人格之所以悲壮,在于曾经面临的困境。那个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处在攻坚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社会思想一度迷茫困惑,价值观、人生观都在经受严峻的考验。这个时候,一个科学家提出挑战世界的创新思想,注定少有同路人,也少有社会反响。而且在一个射电天文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的落后国家里,敢于提出建造300米口径,后来又提出建造500米口径的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在多数人看来,就是异想天开。然而,南仁东就靠着一种超人的意志与信念,扭转了局面,硬是把他的思想变成恰逢其时,变成一个走向强大国家“弯道超车”的历史必然,变成中国奇迹。可以说,他的人格与世俗观念发生了强烈的碰撞,碰出了悲壮的火花。

一个想让国家、民族看得更远的人,一个仰望星空的人,常常要承受孤独命运的折磨。南仁东团队旷日持久地处于“预研究”阶段,守望着头顶这片遥远无垠的星空。他们一点一滴地扎实工作,创造条件,终于等到国家强盛、社会富足、文化进步的这一天。他们的守望获得了时代的回报。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塑造了南仁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凝聚着道德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中国的力量。这位科学报国的实践者将自己的灵魂融在了中国天眼里,产生了巨大的精神道德力量,永远激励着后来人。南仁东是位天文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者。他深知敢于思考、敢于探索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有多么重要。他率先提出在中国建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就是一个思想者勇于思考的成果。他身上那种思想的力量启迪着我们去探索、创新。作品意味深长地讲述了中国建设大射电天文望远镜的曲折过程,也深刻揭示了可贵的“自力更生”精神重建的过程。向世界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绝不能丢弃“自力更生”的精神。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根本上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