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艺锐评>>

且丰腴且平淡 ——评左志国《逝去的甜甜根——早年印象》

2018-05-29 20:24: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收到同乡左志国先生的《逝去的甜甜根》已有些时日,因琐事一直未认真拜读。最近左先生来电,请我这个从事文艺评论教学的人从专业角度指点指点。无奈之下,我就端坐于书桌前认真读书。起先,我是带着任务读,有案牍劳形之虞。谁料,刚刚读了两三页,就被抓住了注意力,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阅读。然后,掩卷回味,心有戚戚。

世事洞明皆学问

读《逝去的甜甜根》,我一度想起了《清明上河图》。它展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北方农村的生活全貌。全书共有十三个单元:居住、食物、穿衣、行路、过年、玩耍、劳动、婚嫁、丧葬、吸烟、杂行、上学、考学等。我和左先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也同是行唐老乡,我搜肠刮肚也想不起还有什么东西是《逝去的甜甜根》里没有写到的。

它太全面太详备、太具体太真实、太生动太有趣,合上书、闭上眼,一幅幅往昔生活的长卷就会徐徐展开。

其一,说它具体、真实,是因为书中在介绍记录的过程中,有具体的数字、有清晰的照片图像,叙述过程严谨,说明清晰。比如,在“居住”这一单元,配发的图片有:四条砖腿儿房、土坯房、木匠拉大锯、木匠用的墨斗、刨子、锛子、凿子,还有铡刀、猫头瓦、自家老房子,打坯用的碡子、模子、打坯示意图、土坯墙,等等,总共十八张图片。讲述房子的结构,一次介绍了主梁、栿、檩条、椽子以及箔子,介绍箔子的成品过程:“用麻绳将芦苇织在一起,弄成一个一米五左右宽、三米左右长、如同草毡子一般的东西。织好的箔子一个一个地卷在一起,一卷叫做一领,一间房子大约得用二三领箔子。……”讲到盖房子上泥,“……把土拉倒院子里,用铡刀把麦穣铡成十厘米左右的小段,然后将黄土、麦穣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黄土、麦穣混合的大土堆。和泥时把大土堆之间挖一个坑,倒上水搅拌,来回倒腾几次,泥就和好了……”就这样,还原实物原有的模样,依循实际生产过程,把那个年代的生活状态置于眉睫之前,历历可见。

其二,说它全面、详备,是因为它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及彼,拔出萝卜带出泥,由一点入手,引带出相关的多个方面。比如,在“住房”部分,先大致介绍的住房的种类:卧砖到顶房、砖包坯房、四条砖腿房、土坯房、板打墙房。介绍了每一种房子的内部结构及性能特点。又由土坯房引出打土坯,包括打土坯的工具、过程、打坯号子等,还有编箔子、沙房顶等,以及睡土炕去茅房……再比如,“穿衣”一章,由写穿衣的布料——粗布开始,介绍了由棉花——棉絮——棉线——棉布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介绍了纺车、织布机、缝纫机、捶布石和捶布棒槌等工具,介绍了由棉花到棉布的整个过程:轧棉花——纺棉花——拐线子、浆线子——拐线子——经线子——上机——打孔——织布,还有抽布、染布捶布等。白花花的棉花变成人们身上的衣服这一过程,在左先生的笔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另外,在这一部分,还有那个时代的审美追求:“穿皮鞋,披大氅,走起路来咚咚响”“识字儿不识字儿,钢笔插一对儿”“脑袋留分头儿,钢笔插一对儿”……还有的确良、鸡腿儿裤、喇叭裤等各种流行元素,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全部关于穿衣的内容。

此外,在各个内容单元,随着当时真实生活情景的再现,作品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器物。比如,在“劳动”一章,就提到了用于生产劳动的小拉车、老虎钳、窠篓、粪叉、水筲、镰刀、砘子、碌碡、镢头、铁勺子、耙耙、钩镰、老鸹夹子等等,有图片、有数字,可谓详备。写到小拉车时,又具体介绍了它的构造(上桩、车脚、辕条、拉绳、粪板、笆等等)、材质、大小等。就这样,把各种器物清清楚楚置于读者眼前,使读者犹如置身于那个年代一样。

其三,说它生动有趣,是因为在行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穿插了场景、故事、人物、民谣等,并非干巴巴地记录、介绍。比如,在“食物”单元,场景描写有:冬季农闲季节,为了节省粮食,一家吃两顿饭“安宿”的情景、或一家七八口人围着放在炕上的小饭桌吃饭的情景、夏天里一伙儿一伙儿一溜儿一溜儿在大街里蹲着吃饭的情景、孩子们饥馋难耐想方设法偷吃点心的情景,都十分精彩。在这一部分,还写了几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食量大力气大的“大中华”,一次能吃十八个棒子面饼子,一口气能把几百公斤的碌碡扛起来走几百米;另一个人物“洛繁”跟人打赌,一次吃掉了半模子豆腐(大约十多斤),一次参加县里组织的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他食量太大,竟被辞退回来。由于食量大,大家盖房子打坯等,谁家都不敢找他攒忙。还有已经老得弯腰了的大大娘,能够爬到高高的树枝上,荡荡悠悠,一边谈笑一边捋榆钱……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一家闺女嫁到了县城,一次女婿女儿回娘家,给老岳父买了二斤鸡爪,老岳父却把鸡爪扔到了猪圈里,理由是他认为鸡爪子不值钱,女婿是拿鸡爪子来寒碜人。

这些场景、人物、故事的穿插,使得整个作品非常具有吸引力、趣味性。

此外,每一个单元内容的最后,都有精短的评论和抒情,可谓画龙点睛,言简意赅,把对历史的回顾引发到一个引人思辨的高度。

人情练达即文章

好的作品,能够与读者对话,能够让人有所觉知和悔悟。这种价值往往大于故事本身和历史记录本身。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情怀”。

讲到这本书的创作初衷,左先生说,将来自己作古了,给自己的宝贝女儿留个念想。因为他自己的父亲有一些特殊经历,却没有讲出来,自己一直觉得是个遗憾。作者的创作初衷是单纯的、朴素的,但作品本身会说话。我一读再读,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那段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故事、经历,还有氤氲在文字中的情感:理解、谅解、宽容和悲悯。

比如说,作品中出现的人物,都不是大善或大恶之人,他们身上有着不同的瑕疵,有着各种奇葩的表现,但我们不忍心去苛责,不忍心去嘲笑,而是在灿然一笑之后有些心疼和酸楚。

大大娘得了别人几封挂面,就“设计”为穷得叮当响的“小凉粉儿”说亲,并发动其他乡亲为“小凉粉儿”说谎圆谎,最终大功告成。女方家知道真相后,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只好不了了之;二球为了给三个儿子娶媳妇,敢于“装富”和“露富”,经常吃完饭,用一块猪油在嘴上抹一抹,让人觉得他刚刚吃过猪肉一样,最终也如愿以偿;还有“换亲”和“转亲”等等。作者叙述这些内容的时候,没有怨恨和憎恶,没有批评和谴责,而是关注了他们生活的无奈和不易。大大娘早年失去了丈夫,一人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感冒了就去推碾子出汗,夏天了就上树捋榆钱,东家走西家串覥着脸给人说媒。父亲觉得她当媒婆不体面劈头盖脸斥责她,“她从来不恼,也从来不听,依然我行我素。”求着大大娘说媒的“小凉粉儿”一样兢兢业业,老实巴交,娶亲之后就诚恳做人、老实做事。这些或许是那个时代普遍的游戏规则。他们一切的一切都为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没有其他贪念。

作者的笔调轻松幽默,如叙家常,也像在讲述天方夜谭的故事。阅读时,想笑一笑,却笑不出来,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不忍心苛责。

如果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懂得”。作者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非常“懂得”,既懂得他们的困顿和无奈,也懂得他们的坚韧和达观;既懂得他们的鬼滑,也懂得他们的朴素。正是在这样“懂得”的基础上,体现出作者对乡亲们的理解、宽容、悲悯、爱怜的情怀。

另外,在写到自身生活苦难的时候,作者也表现出一如既往的乐观、达观态度。

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五个,一个挨一个地要上学。张口吃饭的人多,挣工分干活的人少。每年工分挣不够,口粮不够吃,常常有青黄不接的时候。作者写到春天,说是“该死的春天”,就是说春天里,往年的粮食已经见底,而新的粮食又没有成熟,所以就没有米下锅,常常挨饿。可以想见,日子多么凄惶。但作者并不着眼于苦难的展示和悲情的诉说,而是更多地展现给我们童年生活的趣味和新奇。比如,兄弟几个合伙商量着偷家里的点心吃又让家长觉察不到;和伙伴们对着暗号声东击西偷生产队里的瓜果;上高中时,自己属于“歪瓜裂枣”一类,却被老师莫名其妙地分到了体育班,自己感觉就是“鸡立鹤群”;写到兄弟俩同时考上了大学,全家人都特别高兴,“福无双至今日至”“晚上吃饭的时候,爹、哥、我都端着碗到街里和乡亲们一起吃饭,让大家分享我们的幸福。……平时就喜怒形于色的爹,那天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在街里高谈阔论,着实风光了一把。”遇到外村的人一起聊天时,“爹常常期待人家问他:孩子在做什么呢?这样他就可以很自然地炫耀一番。可是有的人‘觉悟’就是上不来,没有办法,爹就采取‘循循善诱’的方法,启发对方来问。爹的方法是,问对方:‘你家几个孩子啊?都做什么呢?’人家回答完了,肯定会礼貌性地问爹一句:‘你家呢?几个孩子?都做什么啊?’这样就正好入了爹的圈套,他就可以趁势炫耀了”……没有颓丧和怨恨,没有忧伤和牢骚,而是风轻云淡、戏谑、幽默,表现出作者乐观、达观、从容的人生态度。

绚烂之极为平淡

宋代梅尧臣说:“作诗无今古,唯造平淡难。”意思是说,文学作品不论过去和现在,自然朴素的风格都是最高境界。宗白华说:“绚烂之极归为平淡。”也是强调平淡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当然,平淡,不是枯薄,不是浅陋,不是言之无物,而是在最自然最朴素最流畅的形式下,蕴含丰富的内容,引人遐思、启人智慧。

那种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堆砌辞藻、玩弄技巧的作品,绝对不会成为艺术的上乘。所以,汪曾祺也强调说:“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又说:“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都懂。”

平淡,是艺术之大美。以此标准,我们来鉴赏一下《逝去的甜甜根》这部作品。

第一, 在语言形式上,口语化、生活化,通俗易懂,自然流畅。

作品中没有生僻的字词,没有艰涩的句式,没有丝毫的阅读障碍。而且生动活泼、谐趣调皮。

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民间常见的谚语、俗语、歇后语、顺口溜等。比如: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穷汉脖子没犟筋;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六月十三道不干;老和尚的帽子——平铺塌;绱鞋不使锥子——真(针)好;穿皮鞋,披大氅,走起路来咚咚响;当上三年义务兵,回来娶个花不楞灯儿;识字儿不识字儿,钢笔插一对儿;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儿;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作品中还写到了一些民间咒语,比如:当孩子们捅马蜂窝时,为了给自己壮胆,就念几遍马蜂咒儿:“马蜂咒儿马蜂咒儿,光蛰骨头不蛰肉;”过年杀猪的时候,心有不忍,就念几遍杀猪咒聊以自慰:“猪儿猪儿你别怪,你是桌上一道菜。别人不吃我不杀,你找吃肉的去索债”等等。还有各种儿歌民谣等。

这种语言样式,与作者所写的内容非常“贴”。作品所表现的是最基层老百姓的最日常的生活(衣食住行等),而谚语、俗语、歇后语,以及儿歌民谣等语言形式,恰恰都是老百姓自己的语言。就像什么人穿什么衣服,什么地种什么庄稼一样,《逝去的甜甜根》通俗生动的语言形式,与老百姓生活内容相得益彰、互相点亮,毫无违和。

第二,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趣味性。

故事,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通过补充、加工和虚构,创造出生动有趣收尾圆和的一系列事件。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个人善于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那么,他一定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中心和焦点;如果一个写作者会讲故事,那么,他的作品也一定能够受到读者的追捧和喜爱。

《逝去的甜甜根》虽然具有回忆、记录的写实性质,但在叙述客观的过程中,点缀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就像一条长长的路途,两边点缀着五彩的鲜花,路虽长,却使行走者不寂寞不疲惫。

老旦旦“过事”的故事;四大伯在别人家“过事”时喝醉酒的故事;老邋遢煞费苦心吃交心面的故事;天崩为了和心仪的人结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大大娘为“小凉粉儿”“骗婚”的故事;“母老虎”跳井寻死的故事,等等。作品把各色人物,以及围绕他们的传奇故事,穿插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的介绍中,如戏剧一般,一幕幕一场场,轮番上演,精彩不断。

第三, 天马行空,自由联想。

联想,是从此物到彼物的思维过程,两者或相近或相类或相反,让思维在不同事物之间自由跳荡。联想的自由、丰富和宽博,基于天生的艺术禀赋,更基于后天的博学多识、经历丰富。如果头脑里没有海量的蓄积,任你如何天赋异禀,都无法自由联系和思想。

《逝去的甜甜根》在叙述描写民情民俗的过程中,古诗词、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现代化生活等自由联想穿插,使作品充满了灵动、欢悦的情调。比如,在“居住”一章,首先联想到孟子的“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以及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写到打夯唱号子时,与战国时秦青“扶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水浒传》里铁叫子乐和相类比,还有鲁迅关于“杭育行育”派艺术的论述;最后,还联想到现代人的居住环境,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天然、自然。在“穿衣”一章,开篇就写到了张爱玲的《更衣记》,由此引发出对往昔人们穿衣打扮的情景;写到织布,把自己目睹的织布情景与《木兰辞》中描写的织布情景相对比,认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是不符合织布的实际情况的;由“捶布”联想到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和张若虚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还联想到《红楼梦》中宝玉们的诗词唱和时,多用“寒砧”、“捣衣砧”表达思念有缘之情;还想到了由过去“纯棉”到今天“纯绵”的变迁,等等。就这样,作者引领读者上下千年穿越,纵横百般跳荡,恣肆驰骋,无拘无束。

第四,在体裁样式上,兼容并包、不拘一格。有人质疑说,《逝去的甜甜根》既不像散文,又不像小说,也不像回忆录,简直就是四不像。我想,文学的价值大可不必拘泥于固有的体裁形式。文学体裁,无非是我们根据前人的创作,概括出来的类别特点,是前人已经踏出来的通途。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了更便捷地抵达目的地,开辟新的路途又有何妨!

《逝去的甜甜根》既是历史的记录,又是传奇的故事;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自由挥洒,既忠实于现实,又忠实于自己。作者并不刻意追求“高大上”的效果,也不刻意炫弄形式,更不局限于某一体裁样式的限制,而是行云流水、自由恣肆,一任回忆的流水漫漫浸洇流泻,一任自由联想恣意奔腾。但作者既能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正如飞翔在高天的风筝,总有一根线被作者牢牢握住。这根线,就是历史理性之线、作者宽和达观的情感之线。

作品的魅力,并不在于它符合哪一种体裁样式,也不在于它华丽的辞藻、密集的意象,而在于它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内容、感性情感和审美趣味。这正如一个女人的魅力,并不取决于她的浓妆艳抹、华服盛装,也不取决于她先声夺人的气势,而是取决于她的内涵和品质,取决于她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丰富和灵动。《逝去的甜甜根》的副标题是“早年印象”,它以回忆、纪实为主,为我们全方位展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方农村的生活景象,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有着鲜明的史料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而作者渗透其中的宽容、幽默、从容悠游的情感态度,使作品更加血肉丰满,温暖动人。再加上它通俗易懂、自然流畅、谐趣活泼的语言形式,不时令人哑然失笑,得到非常愉快的审美享受。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逝去的甜甜根》,那就是:丰腴、丰厚,流畅、自然,灵动、谐趣。这岂不是艺术之大美!

如此,《逝去的甜甜根》有价值有趣味,有意义有意思,好看耐看。夫复何求!(作者孙文莲)

责任编辑:王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