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燕赵

石家庄市鹿泉区双凤山开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

2018-04-02 09:40: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沙飞塑像

清风拂翠柏,玉兰正含苞。清明节前,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双凤山的河北省英烈纪念园迎来一批批前来祭扫缅怀的人们。

园区西面北凤山上安放的一对夫妇的塑像,以及山下与雕像遥相呼应的国歌纪念广场总是引人驻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唱响的时候,您一定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字字,一行行,那铿锵有力的歌词早已融入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

在双凤山青松翠柏和玉兰掩映中的这对夫妇雕像,正是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和他的夫人安娥。国歌与河北有着不解之缘。

王克新烈士(墓)塑像

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的河北省英烈纪念园,始建于1974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建设,园区内双凤湖水清秀映人,南北两山葱郁巍峨,纪念建筑岿然镶嵌,亭台楼宇错落有致,景色悠然而亲和,形成了自然与人文景观、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

如今,河北省英烈纪念园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除了田汉与安娥墓及国歌纪念广场,河北省英烈纪念园园区主要纪念建筑设施还有中国红色革命摄影第一人——沙飞墓及塑像;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王克新烈士墓和铜像;石家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朱琏墓和塑像;共和国将军傅崇碧墓和铜像;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耿长锁墓及浮雕像等。

同时,纪念园内还有目前我省可容纳烈士最多的英烈墓区、河北省英烈纪念馆、纪念碑广场等。纪念园已经成为我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各界群众缅怀英烈,追忆河北革命史、英雄史和发展历史的教育主阵地。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河北英烈纪念园近年来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充分发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功能作用,配合党委政府的宣传重心和教育重点,利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适时举办主题鲜明的宣教活动,让爱国主义的种子根植于人民群众心间。

去年,共接待社会各界参观群众50余万人次,配合机关、学校等多家单位开展“缅怀革命英烈,弘扬中国精神”“争做红色传承人”等主题教育活动10余场,参加活动3000余人次。

今年,为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大力弘扬英烈精神,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民政部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开展“铭记·2018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河北英烈纪念园根据活动部署安排,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着重引导人民群众走进烈士陵园、走进纪念场所、走进战场遗址,着重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着重通过参观、祭扫等各种形式激发慎终追远、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的良好氛围。

田汉、安娥塑像

国歌作者的河北情缘

很多人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却不知道她的诞生源于1933年发生在喜峰口的长城抗战。

1933年3月,田汉曾随上海慰问团亲赴长城抗战前线体验生活和采访。何基沣等长城抗战将士为民族生死存亡,义无反顾,英勇抗敌的伟大壮举,激发了田汉写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那一声时代的最强音。

国歌与河北的另一个情缘,正是田汉的夫人安娥。

安娥是民国才女,获鹿县范谈村(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人,创作了《卖报歌》《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充满爱国激情的革命作品。其中,《打回老家去》被称为《义勇军进行曲》的姊妹篇。

河北英烈纪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安娥在临终前,一再叮嘱孩子,要把她的骨灰撒到河北的太行山上、滹沱河边。2005年正值安娥诞辰百年之际,当时的双凤山革命陵园管理处决定在双凤山陵园为田汉、安娥夫妇建合葬墓,并树立塑像。

与田汉和安娥雕像遥相呼应,河北省英烈纪念园在园区内建成国歌广场,这是全国第二家、北方唯一一家国歌纪念广场。

国歌纪念广场整合与《国歌》有关的红色文化资源而修建,占地面积6560平方米。花岗岩结构国歌纪念墙,是国歌广场的精华和主体。纪念墙长50米,高3米,以深、浅浮雕,半圆雕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国歌的诞生过程和激励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奋起抗争的历程。

铭记正是为了传承。

3月12日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3月9日上午,来自石家庄市裕华区的40余名少先队员,在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田汉、安娥夫妇雕像前举行了——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暨“国歌中队”队旗传递仪式。

2011年5月,全省第一个“国歌中队”在石家庄市槐北路小学成立,此后,分别于2015年12月28日和2016年6月3日,将“国歌中队”的队旗传递给北京市八一学校和天津南开小学,实现了“国歌中队”京津冀的“手拉手”。

学好唱好《国歌》是文化自信的表现。随着去年10月1日《国歌法》的正式实施,了解国歌的历史和内涵,弘扬国歌精神,珍视国歌感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让更多河北英烈英模“回家”

在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河北英烈纪念园还有一个更大的心愿,那就是让更多河北英烈英模魂兮归来。

自2010年起,河北省英烈纪念园在园区北部规划占地30余亩,建设了全省唯一一座省级散葬烈士集中安葬墓区,集中纪念各个时期河北籍和牺牲在河北的革命烈士。烈士墓区设计容纳烈士墓位1万座,现已建成烈士墓位800座,中共河南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王克新、著名抗日英烈李致光、焦守健等一大批革命烈士陆续迁葬入园。

英烈墓区是目前我省可容纳烈士最多的英烈墓区。清明节期间,河北省英烈纪念园本着“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宗旨,将继续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免费接收各个时期河北籍和牺牲在河北的革命烈士入园安葬。

河北省英烈纪念园管理处表示,烈士是为民族复兴大业牺牲公民的最高政治荣誉,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坚定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报效祖国,敢于牺牲的精神。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将按照政策要求,饱含崇仰之情妥善安葬并实现让烈士家属满意的效果,从而更好地褒扬烈士功绩,教育启迪后人。

让英烈魂兮归来,更要让英烈事迹流芳千古。

河北省英烈纪念馆是经河北省民政厅和河北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省级综合性纪念馆。馆内以图片、文字、文物的形式详细展示了辛亥革命以来河北的革命历史、英烈人物,展现灿烂的燕赵历史文化,是我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同时,为了抢救性地挖掘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和文物资料,河北英烈纪念园管理处史料征集小组先后到北京、邢台、沧州、太原等地走访20余次7000余公里,积极与党史、军史部门联系,深入查找相关历史资料,考证战斗背景,核实烈士姓名,对百余名烈士亲属、战友、当地知情人士进行采访,编撰完成《河北省英烈纪念园英烈传记》初稿,书中记载英烈事迹69篇,配图200余张,共计30余万字。

青山埋忠骨,厚土葬英雄。在烈士墓区后身,为大力弘扬英模事迹,传承民族精神,河北省英烈纪念园将北山花坛葬西侧墓区规划为英模墓区,主要安葬省内知名英模骨灰。纪念园为英模安葬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及优惠政策。

此举既可以为英模亲友及社会各界提供追忆纪念之地,还可以大量挖掘英模事迹,以英模事迹和英模精神鼓舞后人。

清明将至,又一年祭奠先烈,铭记初心。但见丰碑呈肃穆,更留浩气在人间;惟愿英雄酬壮志,初心不改满乾坤。

责任编辑:韩文哲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