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头条

河北年俗:对幸福的温暖守望

2018-02-22 10:05: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冬云)春节,标记着过去一年生活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它,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年俗,是历史文化的印记之一。千百年来,人们把思乡、思亲、思归等诸多感情,通过年俗表达出来。

河北各地的不同年俗,其背后的寓意是什么?哪些正逐渐被人们遗忘,哪些又在重新焕发生机?

大年初七,趁着年还没结束,让我们共同重温家乡的年俗,感受其背后的喧闹与温情,企盼与守望。

收获的味道

年,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意味着品味收获的喜悦。

劳碌一年的先民,秋收冬藏,终于迎来岁末的农闲。此时,人们总是不吝惜制作美食,用一年的收获,来感念天地,也犒劳自己和家人。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广为流传的歌谣,透露着年俗的讯息。从中不难看出,在一年中这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里,美食是重头戏。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每到年前的最后几天,准备过年食用的各类面食糕点,就成了家中主妇们忙碌且热衷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面食糕点,在我省各地花样繁多,年糕、馒头、豆包、花糕、麻花、馓子、素丸子……做法以蒸制和油炸为主。”省饭店烹饪餐饮协会副会长剧建国介绍。

其中最有年味的,当属年糕。

年糕,寓意“年年高升”,主要原料是糯米粉或黏黄米面,再加以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等配料,或蒸制或油炸。

在冀东地区,人们过年常吃一种炸制的年糕,当地称作“油炸糕”或“油炸果子”。

“香喷喷的味道弥漫在厨房里,成盆成盆的油炸糕、素丸子、麻花堆在厨房里。一进去,香喷喷的味道立马勾起馋虫,趁着大人还在炸制的时候摸一块刚出锅不久的油炸糕,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先是酥脆,之后软糯,慢慢咀嚼,香甜的面和馅一起化在嘴里。”小时候吃油炸糕的滋味让离家在外工作多年的唐山人陈胜男至今怀念。

而在邢台农村,过年必吃的一种油炸面食名为“炸鸡头”。

炸鸡头,与鸡并没关系,是一种形状像鸡头的油炸面食。炸鸡头做起来有讲究,正宗炸鸡头得把小米用清水过一下,闷4个小时再碾成细面,用温开水冲成糊,再把盖子盖严发酵一会儿。最后下锅油炸时需要两人配合,一个把面用漏勺下到油锅里,另一个拿笊篱把炸好的鸡头捞出来。面团经油一炸就膨起来,跟鸡头很像。

除了年糕,对于很多北方人来说,蒸制的馒头、豆包、饽饽、花糕之类,也都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

“过年蒸的馒头与平时有所不同,说道很多。过年蒸馒头面要发好,更要蒸好,因为‘发面’的‘发’意喻‘发财’、‘蒸’意喻生活‘蒸蒸日上’。”剧建国说。

而且,蒸好的面食,旁人不能问“蒸了多少”,要问“蒸了几锅”。因为俗语讲“过年的干粮——没有数”,数不过来意味着富贵有余,常吃常有。

在承德许多乡村,过年则要蒸豆包。

“豆包面用黏黄米面,若太黏会掺些小米面。黏黄米面要用细箩筛一遍,使面柔滑如脂粉。豆馅要用红小豆馅,先将红小豆在大锅里熬到稀烂,捣碎成泥,拌入红糖,均匀搅拌后便可以包豆包了。”祖籍承德的作家路军回忆说。

团聚的温暖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年,代表着团圆,寄托着对故土、对家人的眷恋,在大年三十之前拼命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共享年夜饭,对于每个中国人,几乎是一种执念。

年夜饭,人们总是毫不吝惜将家中最丰盛的食物呈上餐桌,但无论菜品如何变换,对于大多数河北人来讲,主食只有一样,就是饺子。

北方有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许多地区,饺子不仅除夕吃,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初五还要吃,足见其在年俗中的地位。

饺子缘何成为年俗中最重要的食品?

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分析,一方面,这与传统社会物资匮乏有关,缺乏白面和肉食,一顿白面肉馅饺子,自然成了过年最好的吃食;另一方面,春节吃饺子有辞旧迎新、“更岁交子”之意,又因饺子形似元宝,有“财源滚滚来”的寓意。

不过,同是过年吃饺子,许多地方都各有自己的讲究。

在衡水和石家庄一些地区,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要吃纯白菜的素馅饺子,一点肉都不放,图的是新一年素素净净。

“纯白菜馅的饺子并不好吃,但图个好彩头儿,家里一直延续这个传统,我们也都会乖乖吃掉。”家在衡水故城县的年轻人齐巧云说,肉馅饺子,要等到初二早上才能吃。而且煮饺子也有讲究,煮好后不能捞完,一定要留一个在锅里,取个“有余”“富足”的彩头儿。

吃饺子的时间上,也不都在除夕晚上。

“在霸州一带,早年除夕晚饭是不吃饺子的,吃的通常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晚餐。饺子要等到午夜交子之时吃。”袁学骏说。

邯郸一些地区有正月初一起大早吃饺子的习俗。

这个大早有多早?“通常春晚结束后眯一会儿,凌晨4点钟就要起床煮饺子。那时煮饺子烧柴要用芝麻秸,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还要铺一些芝麻秸在家中地上,让家人走来走去踩碎,‘碎’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家住邯郸广平县的陈曦告诉记者。

过年还讲究讨口彩。比如许多人家讲究年夜饭必须有鱼和丸子,图的是“年年有余(鱼)”“团团圆圆”。

吃过除夕晚上的团圆饭,全家老少要坐在一起守岁,回忆一年来的辛勤劳作、丰硕收获,展望新的一年,相互鼓励、祝愿。在有些地方,守岁又叫“熬精神”,寓意熬得时间越长,来年越精神饱满、身体健康。

自大年初一开始,一项更重要的年俗活动——拜年就开始了。

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拜年多是亲戚间互相走访道贺,但在邯郸、邢台等地,拜年还保留着传统跪拜磕头的习俗。

“大年初一早起,先放鞭炮,然后全家一起吃饺子,吃完饺子,天还没有亮,大家开始拜年,先给自己的父母磕头。然后一个家族兄弟子侄由长兄带领,家族的媳妇们由长嫂带领,给同村至亲长辈和邻居乡亲长辈磕头拜年。本村的亲人、乡亲长辈要在初一上午拜完,拜完本村的,开始给住在外村的亲戚拜年。另外,家中年轻的男性还要到出嫁姐妹的婆婆家拜年。”陈曦家亲戚长辈很多,每年她拜年都要磕几十个头。

祈福与寄托

辟邪与祈福,在年到来时,几乎是所有年俗活动共同的目的。

年,在上古传说中是一只被人们认为怕声音、怕火光、怕红色、除夕之夜到人间作恶的怪兽。当人们掌握了它的弱点时,就想出了各种办法,驱赶以“年”为代表的各类鬼怪。

春联、门神、年画、福字、剪纸窗花……这些通过张贴以辟邪和祈福的年俗物品,都给过年增添了几分符号化的味道。河北的武强年画、蔚县剪纸都是与年俗密不可分的民间艺术瑰宝。

“大门,是一家人进出的通道,也是家与外界的联系点与分割点。大门在中国文化的信仰观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引入生气之门,也是保护居住安全的重要屏障,所以对大门特别重视。”袁学骏说。于是,人们在大门上悬挂一些辟邪物,辟除不祥,保护一家安全。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天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的年俗,一直传承至今。

在张家口,许多人家除了贴春联,还要贴大纸和常千。

大纸,是红黄蓝绿各色彩纸裁成的七八寸见方的纸块,再把剪成齿状的三四寸纸条粘在其两个下角,四块一幅,每块纸上写一个字,照字的顺序贴在门头上,如“春满人间”,犹如对联的横幅。

常千,是用彩色的纸裁成略小于大纸的四方块,纸面上镂空刻出各种图案,而后各种花色成排搭配贴到房檐下、晾衣绳上,把整个院子打扮得五彩缤纷。

怪兽“年”惧怕的火,人们相信,还有祛病除灾使家道兴旺的能量。因此,在我省不少地方,都有通过烤火祈福的年俗。

烤杂病是邢台一带春节期间流行的民间风俗。每年正月十六早上或晚上,人们把自家的柴草等可燃物拿到院门外街上点着,燃起一堆篝火,然后烤遍全身。人们认为这可以治百病或一年里不得病。

除了邢台,石家庄和保定一带正月十六也会“烤百灵火”。用柏树的树枝点火,众人围拢烤火,祈祷去灾除病。沧州一带,则有正月十六“遛百病”的习俗。每到正月十六晚上,人们会出门走桥头、丢药渣,俗称“遛百病”,与烤杂病、“烤百灵火”一个目的。

分享的狂欢

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多个方面和层次的民俗节日。各项年俗活动,最初从家庭内部开始,之后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最终跳出家族的圈子,在更大范围内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分享的狂欢盛会。

这场狂欢,以社火、庙会、灯会等民间传统民俗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社”,古指土地神,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

在河北,至今仍保留着距今三千多年、夏商时期的古老社火、精彩的民俗戏——武安傩戏。

傩戏源于先民“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武安固义村,在华北平原的最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汉族聚居村落。全村700多户人家,村里演出的傩戏以“捉黄鬼”为主,恢宏神秘,内容丰富。表演并非每年都有,一般连演三年,再停三年,每次演出十里八村的村民闻讯而至,场场多达万人。

从驱邪祈福到分享狂欢,几千年来,年俗在逐渐演化,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企盼的功能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在冀东,民间过年最热闹的歌舞活动,无异于冀东地秧歌。

“过年可以不吃肉,不喝酒,也要上场扭一扭。”这是当地许多秧歌队老人对地秧歌难以割舍的情感。地秧歌的配乐乐器,只有唢呐,但它的能量很大,唢呐一吹,秧歌一扭,音乐同舞蹈融为一体,乐中有舞、舞中有乐。

而蔚县的打树花,一项原本属于穷人的嘉年华,发展到今天,也成了上元节最具观赏性的年俗。

“火树银花不夜天。”表演时,表演者先将数百公斤生铁用炼铁炉化成铁汁,然后用特制勺子将铁汁奋力泼洒在坚硬冰冷的砖堡墙上。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汁炸裂后爆发出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树花”。“树花”千姿百态,万花奔腾。

庙会,作为社火的变相,往往是春节里年味最浓的地方。

独具特色的庙会,是承德年俗中的亮点。

每年正月十三,普宁寺“打鬼”,一连三天,是承德最大的庙会。当天,众喇嘛手执法器,或鸣锣开道,或演念经文,在广场绕行一周。广场中间搭有打鬼亭,上有用面制的“鬼王”,喇嘛们舞蹈着打鬼动作,最后以利斧将“魔鬼”劈碎,以火焚之。这时来赶庙会的群众就会一拥而上争抢“鬼王”和祭品。

而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的狂欢走向高潮,各地都会举行张灯、舞灯、观灯、赏灯以及一切与灯有关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而被称作良辰美景。

在涿州,一年一度的花灯节,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到清末民初时,因花灯节的核心区域为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间的“通会楼”而得名,被时人列为涿州八景之一,称作“通会灯市”。

责任编辑:韩文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