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读书>>书评

一湾海峡割不断血脉相连——读孔立文长篇小说《秋水长天》

2017-08-04 09:52:16 来源:中国青年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翻开《秋水长天》,翻开一个中国故事。《秋水长天》是青年作家孔立文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虽然其多年致力于中短篇小说创作,但这部长篇一出手即显不凡,使我陷入不看便罢,一看就放不下,急欲探看究竟的阅读期待之中。

随着小说叙事的展开、情节的铺展和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的呈现,我觉得自己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观看一部电视剧,对几位主角越来越赋予深切的关注与牵挂,并且让这种关注和牵挂的目光,欲罢不能地直达白纸黑字的终卷之时。

故事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某地的孟家庄,兄弟俩孟昭忠和孟昭华,在炮火中与母亲、妹妹离散,阴差阳错地加入分属国共两党的抗日武装,从此拉开两个人和一个家庭长达几十年的颠沛流离、生离死别。他们一路懵懂一路坎坷地辨识着险恶的人心、复杂的世界,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爱与恨的多重考验,咀嚼了聚散无常的人生况味。这既是一个家庭的离合,一场人性的精神流亡,也是一个民族命运轨迹的缩影。只是,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把这对血脉兄弟分开,因为他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这样一部书写家国命运的重大题材,书名“秋水长天”看似静如止水,却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我认为这四个字代表着作家的写作心境,也是这部作品的核心立意。我之所以这样断定,是想到前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在《生存与命运》中写到的一个场景,父亲被关进古拉格,家里人没能熬过那个寒冬,饥寒交迫中死去。儿子在军队里当兵,偷着跑去看父亲,跋涉到西伯利亚,在父亲搭建的小土屋里,父亲和他讲起家人的死,语气平静,没有一滴眼泪。格罗斯曼写道:“这些事,是不能哭着说的,哭着说是没办法说完的。”我认同写悲剧是容不得抒情和发泄的,书写者需要内心的力量把人物的命运接应下来,才可以质询生死,才可以理解人性。这种克制与隐忍,既是写作态度,也是自身的修养。

《秋水长天》沿袭国内传统创作手法,以个人化的传统叙事讲述中国故事。越是传统,越是考验,如何在传统的故事构架中,突破看取生活与表现感受的独特性,无疑是对写作者的巨大考验。《秋水长天》首先考验的是作家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其次是对长篇小说的宏大叙事和多支脉情节铺排收放的考验。一旦开笔,生活素材和写作经验的有效积累显而易见,这是一个作家创作出好作品的首要条件。另外,生活体验和心理体验两种感受,一旦以文学的形式变现出来,丰富的想象力、文化素养与写作才华,容不得半点投机。这既是一场驾驭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心力和体力极大的考验。作家清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强项与弱项,其没有回避初次试笔长篇的经验欠缺,没有精心制造文字迷宫,没有制造悬念让读者猜谜语。一是老老实实的写,不玩技巧花招。二是把人物立起来,把故事编排完整,这是基本任务。三是故事的矛盾冲突看似激烈,却始终贯穿着平静的气息。可能我的看法有些偏颇,从回归故事叙述,立足中国经验上来看,作家不但完成了任务,并且完成得颇为漂亮。

故事的时间跨度从抗战初期到八十年代海峡两岸通联,历经五十个春秋,时代壮阔,如江河奔流,个人渺小,如微尘轻浮,时代风暴的泥石流压过来,谁也听不见个人的呼吸和呐喊。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对待历史,对待命运的劫数,每个人都持有自身的态度,个人的悲剧既是宿命的,也是强加的。时代不同,政治环境此一时彼一时,剥开表象,对一些事件本质的认识,以及那些隐藏在权利之中的世道人心,民众都是被动的承受者,不知在时代激流的强大作用下漂向何方。对于一个生命最深重的灾难,不是肉体的折磨,而是心灵的灾难。

从开篇到结尾,作家描摹出中国大地无数村庄中的一户村民的家庭变迁和内心伤痛,从腹地到边疆到台湾,历程艰辛,情感律动,身份变异……透视了人性的崇高与卑微,人情的冷酷与温暖。小说在历史反思、人性解剖中,折射出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的沉沦、挣扎和崛起。大中国和小山村,大背景和小人物,展示了一种混合着历史的和民间的、乡土的和草莽的、温柔的和粗犷的人性光芒。孟氏三兄妹、刁凌云、张建军、曾昭月、翦伯祥……无论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还是时代激流飘泊中的个人突围,抑或是残酷现实折射出来的人性阴暗与光华,三十多万字的叙说里沉淀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场,我读第二遍才回味过来,这就是军人的气场。

或许我是女性读者的缘故,我的目光关怀投向孟昭莲、曾昭月两个女子更多一些,她们的坚强,她们的忠贞,也让我联想到屠格涅夫《白菜汤》中的女主人,那个失去独生儿子的贫穷寡妇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一勺一勺吞下肚子。她说:“我活生生地给人把心挖去了,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的有盐呢。”——就是这样,苦难再深重,死亡再悲痛,什么都阻挡不了生活还要继续,活着的人必须活着,是给活着的人力量,是给死去的人告慰。正是这样眼泪拌着白菜汤的守望,让她们等到春暖花开,等到合家团圆。

一位哲人说过,为了看到人生微弱的灯火,你必须走进最深的黑暗。人性的光辉不是在“人生得意须尽欢”时发散的,一个人的品质在“墙倒众人推”的低谷傲然抬头才是真面孔。苏轼被贬黄州,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是一次重大打击,他却写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种精神,就是从古到今延绵不绝的中国风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这种神往的方向就是希望所在,个人如此,民族和国家亦如此。任何文体的作品背后都站着一个人,那就是作者本人,即使藏得再深,他的态度也隐现于字里行间。作家孔立文对苦难、对命运的那种敬畏,对人生、对历史的那种温良的爱憎,始终把控着作品的气度——温良宽厚,相信光明!人性中的善不管经历怎样的折磨与摧残,依然风雨不侵地保持着坚贞与美好,并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邪恶势力终会在历史的正义面前消弭于无形。这不仅仅是主旋律的讴歌,而是写作者内心秉持的家国情怀、乡土情结、反思精神和终极关怀,这是我从这本书读出的另一层丰富意蕴。

《秋水长天》自出版以来,赞誉不绝于耳,作家孔立文在总结得失的同时依然在文字里辛勤躬耕。我相信通过这部长篇,其小说创作会再上一个新高峰,虽然目前尚不确定其将越过怎样的一座山峰,但就凭其自觉的文学认识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我知道,山的那边,灿如盛夏。(张惜妍:青年作家,著有散文集《远方有座城》,新疆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王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