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读书>>书讯

书写乱世的残酷与浪漫

2017-07-21 15:20:20 来源:光明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雷马克

《雷马克作品系列》 [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雷马克作品系列》 [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雷马克作品系列》 [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前,著名德国文学大师雷马克系列译作在国内出版。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译文出版社曾再版过雷马克系列作品,而如今这位文学大师的佳作多数已绝版,市面上只有《西线无战事》与《凯旋门》两本不时再版。林语堂先生读完该书曾说:“《西部前线平静无事》(当时翻译的书名)一书已经轰动全球,公认为大战以来最伟大的战争小说。这已成定谳,毋庸我再来赘述了。”

雷马克冷峻、柔情、深沉的三个侧面

雷马克全名为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年生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一个工人家庭。1916年11月,正在读大学的雷马克应征入伍,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并负伤。战后,雷马克做过多种工作,同时不断尝试写作,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诗歌、文章。1929年,雷马克做杂志编辑期间完成了《西线无战事》,第一次投稿却被拒,另一家则勉强接受。《西线无战事》先是在报纸上连载,成书出版后,第一年仅在德国国内就售出120万册,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后同样大受欢迎,畅销全球。1930年,由《西线无战事》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并获得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此次选取了九部雷马克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其中包括翻译家朱雯和李清华的经典译本,还有重新翻译的《应许之地》。这一系列将分三批推出,即将面世的首批三本分别为雷马克经典代表作《西线无战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里斯本之夜》,以及未完成的遗作《应许之地》。这三本创作于不同时期,题材各异,分别代表了雷马克冷峻、柔情、深沉的三个侧面。

文坛大腕推崇他的作品

雷马克的作品大多取材战争与流亡,许多素材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年欧洲、美国等地的社会风貌、战争场面、流亡生活等,同时又有反思的视角,语言简洁而感情充沛。

在中国,雷马克的作品受到特别推崇:巴金曾建议朱雯将雷马克作品一一译出,汇编为作者全集;木心、王小波、周国平都是雷马克的读者;王朔调侃说自己的《浮出海面》是雷马克加海明威的中国版;陈凯歌曾谈到,《西线无战事》对他人生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而《里斯本之夜》则对他的电影风格产生了影响。

首批三本雷马克作品中,绝版多年的朱雯译《西线无战事》无疑备受期待。这本书讲述了“一战”期间,一批年轻人的青春在战火中蹉跎的故事:十九岁的德国学生保罗·博伊默尔受到激励,跟同学们一起参军,迎接他们的却并非慷慨激昂的战斗,而是残酷与绝望的战场,触目惊心的死伤,以及幻想的破灭。本书深刻地反思了自由意志与狂热时代之间的较量,自首次出版以来已影响了几代人。

《里斯本之夜》同样为朱雯译作。这是雷马克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以战乱年代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个夜晚为入口,讲述了一段传奇爱情故事:德国人约瑟夫·施瓦茨因反对纳粹政权而被他做盖世太保的妻弟告密,关进集中营,后逃出德国,却冒险回国探望妻子海伦;自此,夫妻二人踏上了“由恐怖、喜剧、逃跑、绝望和爱情组成的”逃亡之路,一路分分合合,辗转瑞士、法国和西班牙,到达乘船逃往美国之前的最后一站——葡萄牙里斯本。本书技巧纯熟,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浪漫色彩,体现了雷马克不同于《西线无战事》的柔情一面。

慈悲的叙事者

童年时,雷马克在奥斯纳布吕克接受教育,后来进入明斯特大学。18岁时,他被征召进入德国陆军,在西线服役。他五次负伤,最后一次受伤严重。战后,他做过老师、墓地石匠、赛车手、柏林一家轮胎公司的试车手,以及广告写手。他为一本瑞士的汽车杂志写文章,后来成为画报杂志《体育图片报》的助理编辑。

雷马克有一种出色的能力,他能用文字感动人,在人们的情感与理智中掀起波澜。这种能力已通过许多部千百万册销量的小说一次次得到了证明,但它最突出的表现还是在《西线无战事》中。1929年,这部小说在德国出版,用不留情面的现实主义手法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行动。同年,英文译本在美国出版。这本书站在士兵的立场上,用愤怒和悲痛的笔触描述了战斗中身体的痛苦,书中的士兵有感人的时刻,也有粗鄙的言行。雷马克没有肤浅地把战争解释为人对人的野蛮行为,而是去分辨其中的强权政治,去找出把千百万人送上死路的“他们”究竟是谁。

 

责任编辑:牛二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