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艺锐评

让传统戏曲在乡村萌生新芽

2017-06-09 15:59: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6月7日《新华每日电讯》)

“听了秦腔,肉酒不香。”这是作家贾平凹在其《看戏》一文中滋味颇丰的表达。他如此描写农村看戏时的盛景:“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树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了险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此情此景,也让我想起童年在农村看戏时的情景,那些年月,乡戏可是农村节庆的重头戏。然而现在,老实说,就连春节,许多偏远农村也基本上看不到戏曲演出了。这种尴尬的现实,应该就是有关部门推进戏曲进乡村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时至今日,广袤的乡村大地仍然需要戏曲的深厚滋养。且不说,我国诸多戏种本来就生长于民间,并长期活跃于民间,也曾在民间变革发展,最终进了城市,登上大雅之堂,它们本有反哺乡村的义务。单就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而言,戏曲也该付出绵薄之力。乡村不少留守村民是戏曲最稳固、最忠实的观众,他们放下锄头,坐在台下,听着戏台上高亢的曲调,看着演员们优雅的动作,一定会筋骨舒展、心情舒畅。乡村留守儿童若能时常熏陶于戏曲中,定能像鲁迅少时看社戏一样留下浓浓乡愁。

既然乡村仍然需要戏曲,戏曲又该如何才能深入乡村?据报道,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等三部门的实施方案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将戏曲进乡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畴。

后一种纳入,可能操作起来简单,政府花钱,请一些戏曲表演团队进乡村表演即可。然而,“请进来”的未必都是乡村观众最喜欢欣赏的、接地气的演出,如果是“阳春白雪”,自然曲高和寡,“门庭冷落车马稀”。久而久之,公共财政倒是耗费不少,戏曲进乡村带给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享受却乏善可陈,甚至有可能流于形式。

而前一种纳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应成为地方推动戏曲进乡村的重要抓手。换言之,要为戏曲进乡村“育团队”。不管是鲁迅小时看社戏,还是贾平凹在农村看秦腔,为何都有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那戏、那人、那场景接地气。笔者幼时也看过家乡戏,虽然布景简单、唱腔并不专业,却是熟悉的乡音、熟悉的故事,常常引得台下掌声阵阵——那些演员往往多来自乡亲中间,他们既是演员,又是一群戏曲艺术的忠实票友、热情粉丝。因此,推动戏曲进乡村,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乡村培育一些本乡本土的业余表演团队。

为戏曲进乡村“育团队”,并进行传、帮、带,给予资金扶持,其实是在为乡村“种文化”“育文化”,这可能比单纯的“送文化”更劳心费神,成效也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一旦种起来、育起来了,中华优秀传统戏曲艺术便会在乡村的沃土上,萌生出传统文化的新芽,绽放出鲜艳的戏曲艺术传承的花朵。

责任编辑:张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