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头条新闻

郭羊成《中国意象榜书》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2017-05-26 15:51:42 来源:中国网

2017年3月29日,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论工作委员会就郭羊成先生编著的《中国意象榜书》召开专题研讨会。参会嘉宾一致认为,这部《中国意象榜书》填补了中国书法理论宝库的一项空白。该书既是一部如何研究书法理论的范本,又是一部学习创作意象榜书的教科书,对中国书法理论的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等新闻媒体,也对该研讨会的召开进行了广泛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业界知名人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从多个方面、分多个层次分析了《中国意象榜书》的学术价值,对该书的出版予以祝贺!我们摘录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意图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国意象榜书》,让大家一起感受意象榜书的势之所在、韵之所在、神之所在、魂之所在。

郭羊成《中国意象榜书》

郭羊成《中国意象榜书》苏士澍如是说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文物局出版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

《中国意象榜书》是对中国榜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从周易文化的“意象说”、汉字起源及说文解字、书法的源流嬗变入手,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中国意象榜书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深度剖析了中国意象榜书的历史脉络,深刻分析了意象榜书与中国文脉内在统一的必然联系。

在此基础上,作者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意象榜书的概念。该书结合传统榜书理论,列举了历代名家大量的榜书范例,并对作品所蕴含的“意象”进行了详细解读,客观、真实、形象地揭示了中国意象榜书的历史存在。通过古代名家作品范例,让读者切身感悟到意象榜书的独特之美以及其与生态之美、自然之美的关系。

希望广大书法家继续坚持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铸就艺术永恒。

寄情于意象榜书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 胡振民)

我和羊成同志同为燕赵儿女,相识多年,一来二去,渐成朋友。他在部队从事军事教学及研究工作近三十年,转业后,又从事司法行政、司法审判工作多年。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勤勉自励,临池不辍,在书法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年逾花甲、退出领导岗位之后,坚持锐意进取,在长期学习和积累的基础上,潜心从事榜书研究和创作。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文字”的出现,则是人类“文明”的最主要标志之一。当今世界,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像中国汉字这样从象形、甲骨、金文、篆、隶、楷、行、草发展到今天,经历如此漫长的岁月,有这么多的书体表现形式,不断创造、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为四分之一的人类所使用。汉字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之外,还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议》中说,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深刻地揭示了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人们从书法的线条变化中,能领悟到其中的神韵、气势、意境、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陶冶。这是别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弘扬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法艺术的作用无可替代。《中国意象榜书》正是在借鉴前人书法理论的基础上,对榜书文化所作出的新的有益探索。

在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对其美学、技法、内涵的挖掘、研究与探讨,历来为书家所重视。我以为,《中国意象榜书》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比较全面系统。从研究中国汉字学入手,阐述了什么是中国书法中的意象,对意象榜书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论证。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意象榜书审美标准、风格特征以及笔法技法都阐述得很细致很清楚;二是实用性强。作者从书法创作实践中,从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意象”在榜书领域的突出作用,归纳总结,予以辨析,很有针对性。列举的古今书法名家大量图典范例,亦能紧密配合学书者临习研摩。羊成同志学风严谨,实践中有所积累有所发现,观念和方法比较新也比较科学,所以这部书写得比较扎实,也有新意,我觉得可以成为学习榜书、研究榜书,特别是创作意象榜书朋友们的好参谋、好帮手。

借此机会,我还想说两句“题外话”。目前,我国已加速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在切实解决老年人物质生活保障的同时,努力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在保证他们安度晚年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和越来越成为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这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也需要广大老年人的共同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以为羊成同志退休之后,寄情书法,治学钻研,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老有所养”的同时,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中有学、为中有乐,为老年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在羊成同志这部《中国意象榜书》出版之际,我说了上面这些话,意在推动更多的年轻人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也意在期望更多的老年朋友笔走龙蛇,陶情抒怀,兴之所至,青春焕发。

榜书的意象之美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刘金凯)

郭羊成先生的《中国意象榜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认可。特向郭羊成先生表示祝贺!借此机会,我谈一下对这部书的看法。《中国意象榜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一、该书是对书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国意象榜书在以往的书法理论中没有阐述,这部书突破了传统书法理论关于书法意象的论述,第一次全面、系统提出了“中国意象榜书”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书法理论的一个空白。二、该书对研究中国书法理论具有示范意义。该书在编排结构上层次分明,按照意象榜书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安排内容,方便读者逐步接受和掌握中国意象榜书理论。该书论点鲜明、论据充足、理论体系完整、系统、科学,可谓是如何研究书法理论的一个范本。三、该书对学习、创作意象榜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图文并茂,结合古代榜书家的故事,选取了大量的名家字例,使大家对意象榜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意象榜书的美学特征,方便大家掌握意象榜书的创作技法,有利于引导读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此外,该书还特别提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对我们研究及创作意象榜书很有帮助,可以看作是学习意象榜书的教科书。

《中国意象榜书》不但沿袭了传统的榜书理论,还论述了意象榜书的文化传承脉络,厘清了中国书脉和中国文脉之间并列通行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书文并行、书文互成、书文互通。因此,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书法创作者必须研究书法理论,同理,理论工作者也应努力提高自己书法技术水平。此外,意象榜书理论中的“意象”,“意”是文化内涵,“象”是一种形式,内涵和形式要达到统一。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意象榜书》也体现了中国哲学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相信该书对我们书法的创作能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专于情,方能攻大业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 姜昆)

我与郭羊成先生相识多年,我们虽然每次相处时间短暂,彼此了解有限,但我们十分投缘。从他的言语话间,透漏出对书法挚爱,后细听与斟酌,发现其确实对书法及传统文化有着过人的天赋与才情。不久前,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就他的《中国意象榜书》召开专题研讨会。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知道他擅长榜书,尤爱榜书,却没想到他能将自己对榜书的理解和感悟汇集成十几万字的理论书籍,更没想到他对书法理论,特别是榜书理论研究的如此之深。作为他的朋友,为他能完成《中国意象榜书》这一著作感到欣慰,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中国意象榜书》用朴实而又浅显易懂的语言,总结提炼了中国意象榜书的笔墨技法和艺术风格,深刻细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意象榜书的笔墨技法和艺术风格,既能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创作意象榜书奠定坚实的技法根基,又能为大家学习研究《中国意象榜书》提供理论支撑。该书列举了众多书法名家对笔法的论述,例如:清代冯武论秦代李斯笔法;汉代蔡邕《笔论》、《九势》;晋代卫夫人论《笔阵图》;王羲之《永字八法》;唐代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欧阳询论《结字三十六法》;宋代苏轼论“大字难以紧密,小字难以宽绰”,元代李溥光《雪雁大字书法》;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费瀛《大书长语》;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康有为《榜书第二十四》等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古人先贤关于笔墨技法的精彩论述。

《中国意象榜书》还有一个特色,就在于引用了宋代大文豪、大诗人、大书法家苏东坡的观点,认为“技道两进”是书法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苏东坡把书法分为“技”和“道”两个层面,“技”则是技法、技术、技艺;”道“则是书法的道理、境界、意象。“技”“道”两者缺一不可,技是基础,道是高峰,技由道进,道由技生,无技而难乎道,无道而难乎技。由此可见,技道应是互为依存,互助互进,必须“技道两进”。这也是庄子“道进技乎”的重要思想。书法说到底,无非是“用笔使墨”四个字,运笔的法则、技法、技艺是一个书法家一生永恒的追求,是一生修炼的基本功和艺术目标,是中国书法艺术生命之所在。《中国意象榜书》一书,正是基于“技道两进”论,将笔墨技法作为本书重要的内容,从而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正确学习书法艺术指明了方向。

此外,《中国意象榜书》还总结分析了中国历代书法风格和美学特征。例如,晋代书圣王羲之创立的尚韵书法风格:唐代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创立的唐代尚法书法风格;“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引领的尚意书法风格等。这对大家学习研究书法艺术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中国意象榜书在借鉴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基础上,对中国意象榜书的艺术风格、美术特征,进行的科学归纳,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多年来,郭羊成先生一直怀揣着深厚的艺术情怀,保持着高度的创作热情,笔耕不缀,孜孜不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下,他能沉下心来创作,坚守艺术,不为世俗所动,难能可贵。特别是在书法理论界,关于榜书的专著相对较少,而《中国意象榜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他在骨子里热爱书法,醉心于此,并将自己置身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心血书写着对书法艺术的专情。相信他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在书法正被新生一代越来越追崇的今天,必将会有更多的榜书爱好者因这部著作而受益。

寻榜书之根 探意象之源 ——评郭羊成《中国意象榜书》

(著名作家 从维熙)

2015年,由著名书法家郭羊成先生编著的《中国意象榜书》,经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该书对中国榜书,尤其是中国意象榜书进行了辨析、总结,对中国意象榜书的源头、历史沿革进行了归纳,并将中国意象榜书置于中国书法文化历史长河之中,加以考量,彰显了中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中国意象榜书》一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意象榜书”这一概念,丰富了榜书大字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书法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一页;它系统阐述了中国意象榜书的理论根据和发展脉络,从研究中国书法的基础-中国汉字学和历代书法大家的书论出发,以历代书法的美学特征、艺术风格为切入点钩沉梳理,使中国意象榜书具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总结了中国意象榜书的五大美学特征和书法技法,为中国意象榜书树立了正确的鉴赏标准,为广大榜书爱好者提供了一部学习研究中国意象榜书的教科书。

《中国意象榜书》的意义还在于它深刻揭示了中国意象榜书产生的历史渊源,剖析了中国汉字与书法文化的关系、充实了“意象”与书法文化的脉络,为中国意象榜书的立意,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和理论依据;它揭示了中国书脉与文脉的血缘关系,系统的论述了书法文化和文化书法的关系,阐述了意象榜书发展的时代文化元素;它揭示了中国历代书法的美学特征、艺术风格及其对意象榜书发展的影响;它揭示了中国意象榜书对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些问题在《中国意象榜书》都有论述,作者在这部《中国意象榜书》中引用了易经学、汉字学、哲学、美学等各个学术领域大量经典理论,摘录了诸多古代书法理论家关于书法意象的论述。该书立论新颖,论据充分,资料翔实,对学习研究中国意象榜书极具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该书是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更是作者善于学习的智慧结晶。该书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必将给书法界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这部作品浓缩了作者的智慧和态度,承载了作者的辛勤和汗水,更折射出文艺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文化担当。

发现的可贵性

(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潘学聪)

人们读书,一般先看书的名字,如感觉书名不错,就会继续翻开往下看,如觉得书名没意思,或许只瞟一眼就放下了。前不久,一位朋友送来一本由郭羊成先生著的《中国意象榜书》。首先,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有新意,于是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一遍。

郭先生是聪明人,他发现了榜书的意象性。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的,而且他能系统地,完整地,有理有据地阐述出来,十分可贵。一些流传至今的书法理论经典,对意象榜书也有过一些论述,但都是零散的,不成为体系。此书则是从榜书的概念、起源、文化传承脉络和意象榜书的美学特征等各个方面,独特,系统,完整地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深刻论述,并进一步阐述了意象榜书的艺术价值和创作规律,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黄绮先生曾说过,透过书法的意象可以看到并记录下书法家的活动心迹。这本书把榜书、意象、心迹分析得如此清晰,原因是作者明白书法家不是单纯的写字,而是要立象,由感知性向审美知觉发展。同时,对事物美感的把握,自然融入艺术表现的创作之中。而这种创作是一种特殊的高涨的创作冲动,这种激情又是具体的、生动的,这种特殊的书法形象就是书法家想象的结果。本来不是画一条龙,也不是画一只凤,但通过意象的书写运动,使字有龙之飞、凤之舞的动感,形成了意象的艺术幻象。从而,成为了一个崭新的审美客体。

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以实用为目的的艺术功能逐渐消失,以欣赏为目的的自觉艺术已经形成。当今的书法家也要笔墨当随时代,也要从千余年被禁锢的线条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人们自由的审美精神。然而自由、意象、创新不能失去法度。细微之处一一不能放过。中国歌要用中国方法唱,中国书法也要用中国方法写,意象榜书也不例外。这本书最后恰恰强调了这一点,是点睛之笔,意象之根。谨向此书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

附:郭羊成简介

郭羊成,河北涉县人,中华艺术名人堂艺术顾问,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顾问,时代书画报艺委会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特聘教授,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秦秋朵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