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头条

沧州:大运河孕育的城市

2017-04-13 13:29:48 来源:河北新闻网

如今的沧州市大运河景观。 资料片

清末民国初沧州运河上的船只。 资料图片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王思达)谈及京杭大运河,人们往往先想到杭州、扬州、苏州等江南古城。然而,在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所流经的十几个城市中,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却是一座北方古城——沧州。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沧州这座以“杂技之乡”“武术之乡”而闻名的城市,也是依河而建,依河而兴。

千年来,大运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沧州百姓,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文明与繁荣。

1 因运河迁移的主城区

4月1日,春日的清晨。沧州市新华桥头,薄雾轻罩在大运河上。

站在桥头,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河岸两边,是散步和晨练的市民。

在北方,对钢铁水泥造就的现代城市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画面。但对于生活在运河附近的沧州市民们来说,这种场景则是他们生活中的“日常”。

在沧州人心中,这条大运河就是他们的母亲河。

在大运河河北段流经的廊坊、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5个设区市里,唯有沧州被大运河穿主城区而过。

这并非偶然。事实上,如今沧州市区位置的选择,和大运河的兴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俗话说‘运河漂来的北京城’,实际上,沧州也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曾参与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沧州市文物局执法督察科科长郑志利告诉记者,“现在沧州的城区,就是因运河迁移过来的。”

“古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沧’原意是暗绿色(指水),多形容沧海波涛。据史料记载,古沧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等三郡。古沧州旧城的遗址,则距今沧州城区东南20公里,位置相对更靠近渤海。”郑志利介绍,沧州旧城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了明代。

让沧州这座千年古城搬迁的,是大运河的兴起。

“沧州运河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魏为北征乌桓开凿平虏渠。这段运河上起呼沲(即滹沱河),下入泒水(今天津独流附近)。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杨广诏谕‘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沧州境内的运河基础河段由此形成。”郑志利说。

隋代大运河的开凿使得沧州渐渐成为南北往来的要冲、水旱两路的咽喉。之后,两岸商贾云集,沧州城依着运河而兴旺昌盛起来。

1998年,在东光码头,文物工作者发现了一艘金代早期沉船,出土了100多件标本瓷器,其中,绿釉枕、磁州窑的折枝牡丹瓷器等50多件被定为珍贵文物。考古学家还在沧州旧城遗址发现了大量金元时期的瓷器和瓷片,其中,带有“丰成馆”字样的大批瓷盘瓷碗,引人注目。据考古工作者推断,这应该是沧州城内一家规模很大的宾馆驿站专门定制的器物。这说明当时沧州已经是经济繁华之地,大批南来北往的商旅滞留于此。

如今,这些文物精品都被收藏于运河畔的沧州博物馆。

“元末明初,沧州旧城开始衰败,临近运河的长芦镇依靠贯通南北的运河漕运,逐渐成为新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郑志利表示,“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沧州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五月徙于长芦。’长芦,位于大运河西岸,初为土筑之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奏允创建砖城’,公元1461年正式动工。次年,真正意义上的沧州城就初具规模了。今天的沧州城,就是在长芦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城区迁移后的沧州更加兴旺发达。明代诗人瞿佑在《沧州城》一诗中对此有如下描述:“沧州城,城何高,城上楼橹城下壕……但见运河绕郭流滔滔,高桅大舵长短篙,自南而北连千艘。”

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每年都有约400万石漕粮经沧州运至北京。此外,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运输。“运河上各个商贸船队的大量工作人员在卸货装货时候,下船到运河两岸消费、娱乐,船只也需要补给、修整。四方客商、工匠、艺人就蜂拥而至。漕运的繁忙和南北物资的融汇给沧州带来了经济繁荣。”郑志利说。

自此,沧州这个千年古城迎来了因河而兴的发展新阶段。

2 运河孕育的沧州文化

如今,提起沧州,人们首先想到的已不是大运河,而是沧州武术和吴桥杂技。这两项文化传承,已经成为外地人眼中沧州鲜明的标签和名片。

事实上,沧州武术和吴桥杂技的兴起和传承,都和大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沧州尚武,对武术情有独钟。据史料记载,沧州民间武术源于春秋时代。隋代以后,大运河航运业兴起,运河穿沧州境内,连镇、泊头、兴济、青县等重要的码头,都成为大宗商品必经之地,各业相争,必须握有高强武技才可立足。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相关行业因而发达兴盛起来。”沧州文史研究会理事王庆安介绍。

明末清初,沧州武术已经十分兴盛。彼时,沧州武师多从事镖行,为其赢得了“镖不喊沧”的名声。各地镖局为表示对沧州武术界的尊重,镖车经过沧州地面时,就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喊镖号,若在沧州喊镖,则有逞强之嫌。自此,沧州有了“武术之乡”的称号。

经历代相传,到清末民初,沧州武术达到鼎盛。

“大运河蕴育了武术,也衍生了‘侠义文化’。沧州上千年的尚武之风,使得沧州人自古以刚毅、勇敢、豪迈、直爽著称,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风’之说。可以说,沧州人自古的侠肝义胆无不和运河、武术息息相关。可以说,侠义文化是沧州运河文化中最具特点的一个。”王庆安认为。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武术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复兴。沧州武术门类和独立之拳械技艺愈加丰富,许多拳械套路,经过提炼、改进、创新,独具沧州特色。

沧州的另一个“名片”,吴桥杂技的传承,也和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

这是吴桥街头艺人中一首著名的“锣歌”,其中提到的“条河”就是民间对大运河的称谓。

“吴桥杂技的兴盛、发展与运河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吴桥杂技艺人以运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明清以来,由于运河漕运发达,带动了沿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给吴桥艺人的杂技活动提供了优越的场所,吴桥杂技就在这里成长发育。”吴桥杂技研究专家、吴桥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杨双印告诉记者,“当时,吴桥杂技艺人的主要活动地是运河两岸的大小城镇,北上有较大的码头连镇、东光,继而是泊头、沧州、天津……南下是鲁北重镇德州、济南……”

“如果不是沿运河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吴桥杂技这种形式的民间技艺,是很难生存很难吸引更多的人走上这条道路的。”杨双印说,“运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北京、天津、济南、南京等大城市的发展,给吴桥杂技艺人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

年逾七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宝和至今记得小时候和父亲沿运河卖艺的情景:“大运河两岸做生意、做买卖的人比较多,都是流动的人。我们艺人不卖票,就是顺着运河演,运河两岸就是我们的市场和舞台。”

后来,这些来自吴桥的杂技艺人们,通过运河走向世界,成就了杂技界“没有吴桥不成班”的佳话。

3 运河的衰落和新生

1911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从此,京杭大运河的地位和影响力开始下降。

“以铁路为代表的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运河的作用开始下降。不过,因为先天条件较好,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沧州境内的南运河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航运规模。据记载,在上世纪50年代,仍可沿运河从天津发船经沧州直达河南新乡,年通航时间可达300多天,低水位时也可行驶30吨以下木船。”郑志利介绍,在那段时间里,运河仍然对沧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运河因水资源枯竭而丧失航运能力。

就在大运河归于沉寂之时。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再次受到世人的瞩目和聚焦。

当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项、我省第4项世界遗产。其中,河北段大运河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位列其中。

大运河河北段北起廊坊香河县与北京交会处,南至邢台市临西县尖塚,总长近600公里。它的遗址线路清晰,体系完整,拥有较为完整的人工河道和堤防体系,代表了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特色。

“大运河河北段的原生态性很明显,这一点是其他地区大运河所难以比拟的。这在我省大运河申遗点段都有具体体现。”省古建筑研究所赵玲介绍。

“河北入选的两点一段中,有两个和沧州段有关。其中,位于沧州东光县连镇、南运河东岸的谢家坝,人称‘糯米大坝’,采用了糯米浆拌灰土这一中国建筑中古老的工艺。坝体长235米,厚3.6米,高5米。谢家坝建于清末民国初,一谢姓乡绅带头捐资,从南方大量购进糯米,组织人力用糯米熬汤,再将白灰与泥土用糯米浆混合逐层夯筑。”郑志利介绍。

据介绍,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能够入选申遗点段有两个原因,一是保持了原始风貌,因为当地县城没有在运河附近发展,基本没有改造。二是弯道最多,明显的大弯竟有三十多个。自古有“三弯顶一闸”之说,这些弯道减缓了水流,保护了航船的平稳,减少了堤坝的受力。

申遗成功,给大运河带来了新的生机。随后的几年中,沧州市及运河流经的其他地区,都在积极围绕运河做文章,试图进一步开发大运河的文化潜力。

在去年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运河湾、沧州古运河文化景观带园林景观提升项目,以及北运河庄园智能农业文化创意园项目等,作为省重点文化产业招商项目被成功推介。其中,运河湾项目已经签署了框架协议。

“随着沧州运河景观带项目的开工建设,我们将会分段逐步改造我们的母亲河,未来将给沧州市民呈现出不一样的运河,一个更加靓丽的母亲河。”沧州建投古运河文化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大运河会因沧州更富色彩,沧州因大运河更有风韵。

责任编辑:张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