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头条

周喜俊:一张老照片

2017-03-17 09:21: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周喜俊

春节前整理书房,在书柜里翻到一本相册,里面有一组黑白照片,清晰的画面,传神的人物,浓浓的乡情,淳朴的生活气息,让人为之动容。这是新华社摄影记者范德元1984年在我家乡行唐县南桥镇东市庄拍摄的。当时我作为河北省社科领域被破格录用的自学成才青年,新闻媒体追踪采访的很多,大都是在办公室或单位门口拍一张即可,他却执意要到我的家乡去拍。

那是一个初秋的午后,火辣辣的太阳悬在空中,坑坑洼洼的土路很难走。范德元不在乎这些,他的拍摄是那么投入,拍我在田间劳动,在煤油灯下写作,在地头上给伙伴们讲故事,在家里和母亲一起做家务……

我第一次知道,拍新闻图片原来不是简单的照相,还可以像拍电影一样,有意境、有场面、有人物、有细节、有内涵。他一遍又一遍拍着,一丝不苟不厌其烦。他认真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当时我对他的经历并不了解,只知道这是从省城来的摄影记者。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的人生经历竟然有许多戏剧性的契合点。

范德元出生在陕西合阳,我的家乡在河北行唐,他参加工作那年,我还是拽着母亲衣角蹒跚学步的孩童。我们既不是同乡、同事,也不是同龄人,但都出身于农民家庭,无缘走进正规大学的校门,靠自学在人生舞台找到一席之地,并为之乐此不疲地奋斗拼搏。更为有趣的是,范德元1978年调入西安,任《陕西戏剧》杂志摄影记者,我1978年开始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从此成了引人关注的文艺新苗。他1982年作为摄影人才破格录用到河北省林业厅创办的《河北林业》杂志,我1982年在《曲艺》杂志发表新故事《辣椒嫂》,同年获得“河北省四化建设新人新貌优秀作品奖”。我和范德元享受的都是“发现和提拔人才要开辟新的途径”,各级领导干部要为“遗之在草泽”的人才搭桥铺路、鸣锣开道的人才政策。这不是戏剧性的巧合吗?

也许有这么多相似的经历,范德元比一般摄影记者对我了解更深,这才执意要去我的家乡拍摄一组反映我成长经历的新闻图片。

那日,他拍完需要的新闻图片,又提出给我的母亲拍张单人照,这让一辈子没正儿八经照过相的母亲有些慌乱。母亲生于民国初年。抗战时期,我的家乡属于敌占区,村外挖着又宽又深的封锁沟,不远处就是日本鬼子的炮楼,炮弹不分白天晚上,经常飞进村里,炸死炸伤无辜村民。老百姓整天像在刀尖上过日子,出入必须有“良民证”,上面的照片是日本摄影师统一拍的。村民集中在十字街的空地上,周围是挎着洋刀的鬼子,大家排着队一个个拍照,动作稍有缓慢,鬼子的刀柄就会戳过来。那时农村人没有见过照相机,按母亲的话说,看见那个啪啪闪光的洋玩意儿,就像看见随时飞过来的炮弹一样害怕。这是母亲以前唯一的一次照相经历,从此对照相产生了恐惧症。

范德元不知道母亲的恐惧心理,看见她紧张的样子,笑呵呵地说:“大娘,就您这气质,我保证能给您拍出一张经典照片。”

母亲一生不识字,更不懂什么是经典照片,只是觉得省城来的记者和蔼可亲,不能拂了人家一番好意。照相对古稀之年的母亲来说是件很神圣的事,她忙进屋洗脸、梳头,换了件平时舍不得穿的灰色的确良上衣,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范德元看我母亲有些拘谨,举着相机很随意地和她拉家常,待母亲进入最佳状态,迅速按动了快门。随着相机的“咔嚓”声,母亲的形象在镜头中定格。

照片上满头白发的母亲是那么慈祥,明亮的眼睛透着睿智,饱经风霜的皱纹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安然的神态蕴藏着豁达,坚定的目光彰显着刚强。这张照片让我懂得了,优秀的摄影师拍出的不仅是人物形象,还能拍出人的神韵、表情、气质、心态和性格。

母亲对这张照片格外喜欢,装在镜框里,挂在屋里最显眼的位置。到我家串门的人只要夸这张照片好,母亲马上会自豪地说:“这是省城来的记者给照的,那人可好了,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这张照片成了母亲心中的宝贝,伴随老人度过了晚年快乐的时光。1990年寒冬,很少住院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到医院检查,胃癌晚期。在住院治疗的日子里,一生要强的母亲不再照镜子,她说不愿看到自己吓人的样子。

那日,母亲从昏迷中醒来,突然和我念叨起她那张照片,我让哥哥赶紧回家去取。病床上的母亲抚摸着照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喃喃地说道:“这照片,真好,俺得带走,让你爹也看看。”

两天之后,母亲安详地走完了她的人生历程。入殓时,我把这张照片放到了母亲怀里,让天堂里的父母一起去欣赏这张经典照片吧。

范德元先生绝对不会想到,他无意中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用自己高超的摄影技术和真挚感情,满足了一位古稀老人一生的心愿。

责任编辑:张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