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头条新闻

用传统文化支撑乡村之美 ——透视农村文化生态之二

2017-03-17 09:20: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桫 椤

文化虽是无形之物,但常常通过典章器物、言行仪礼这些可见之事表现出来。因此传统乡村文化的变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一位记者曾经在报道中写道,他的故乡有一棵古树,这棵树有着几百年树龄,曾经是村子里的宝物,寄托着村里人祈盼老幼身体健康、平安幸福的愿望,也是众多离乡者心中“乡愁”的符号。但在近几年村庄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古树不断受到工厂流出的污水侵害,最终枯死。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乡村建筑的变化:“不仅是树北侧的田园诗意渐行渐远,村中连片的老宅四合院也逐年消逝,村庄亲近自然的模样,正被新建的两三层高‘小洋楼’颠覆。”随后作者写道:“当城镇城乡建设被标准化,当为了发展经济忽视自然环境保护,当出发太久忘了初心,文化多样性保护成为空谈的距离就近在咫尺……”

笔者对此深有同感。这几年到乡下工作或旅行时,看到有些村庄一味模仿,将全村的房舍整齐规划,刷上相同的颜色,甚至将南方才有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直接移植到北方来,生生在群山峻岭或广袤原野上造出此地从未有过的景观。离乡人念兹在兹的乡愁里的自然之美、乡情之美,在经历了或照猫画虎,或南橘北枳的所谓生搬硬套和改造之后,再难复原记忆里的图景。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所担忧的,在已经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几千个传统村落中,“千村一面”的发展趋势也正在形成,“如果失去了千姿百态的特色和活力,传统村落的保护将无从谈起,留住乡愁,也将是一句空话。”当然,失去了传统文化之美后的乡村也无法安放心灵。

比这些有形之物的变化更严重的是,消费时代的“桃花源”很多也已走上世俗化道路,有些农村在工业化、商业化的大潮面前,原有的风俗习惯和千百年形成的良好村规乡约都在经历着严峻挑战。同时,农村文化生活中确实存在的短板,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法迅速到位,造成的数字影院、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综合服务站等公共文化服务配套设施亟待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乡民们感到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性。因此,在感慨部分农村逢年过节何以“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在文化底蕴千差万别的村落中,有无数的民间文化能人和高人体现着“高手在民间”的深刻含义。无论是让文化惠民变成从下到上的“点菜”,鼓励农民朋友主动参加歌咏、诗会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全村老少齐上阵的热情和才能,都向我们表明,只要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特长所在,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愁让乡民们对故土的眷恋和热爱,找到合适的舞台。

乡村建设和发展绝不能只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更不能只贪图“好看”的花样,在立足于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和延续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要用传统文化支撑乡村之美,这才是建设新农村、增强农民幸福感的根本大计。

乡村之美,美在青山碧水、鸟语花香,也美在乡下人怡然自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时代城市里没有雾霾,但他已心怀“归园田居”的理想——陶渊明全无对乡村的批判,有的只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唯愿乡村再成人人艳羡的“桃花源”。

责任编辑:张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