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沧州七旬农民醉心传统“纸扎”工艺50余载

2017-02-12 11:08:45 来源:沧州日报

在沧县兴济镇,每逢元宵节,村民们都会沿着兴济镇的四条主街道舞龙、耍狮子等。而那个最大的龙头,就是出自于兴济镇南街一位巧手农民崇国岐之手。崇国岐热衷于传统纸扎工艺,50多年来,他每年都会给村民们扎上一个龙头,还义务将这项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传统手艺扎龙头面临失传

今年79岁高龄的崇国岐是沧县兴济镇南街人,快过元宵节了,他正在为今年制作的龙头做最后一道工序——给龙头上色。

兴济镇元宵节舞龙表演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各村的村民每到元宵节这一天,都会聚集到兴济镇赶会。“那时候兴济镇有十六道会,舞龙、耍狮子、高跷、秧歌、小车子会、旱船、落子,光秧歌就分好多种。”崇国岐说,兴济镇各条街道从早到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各种表演轮番上演,尤其是舞龙,场面和气势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从记事儿开始,我就特别喜欢舞龙,尤其佩服扎龙头人的手艺。”

龙腾千里看龙头。整条龙由龙头、龙肚、龙尾三部分组成。龙肚、龙尾比较简单,一般的村民都会扎。最难的工序就是扎龙头,不是专业人士干不了。“兴济镇的龙头在全国造型独特,龙头样式古朴沧桑。那时候兴济镇张姓家族有三个传承人,村里用的龙头都是他们扎的。”崇国岐介绍,龙头有很多种颜色,兴济镇的龙头有蓝色和红色两种。蓝色的一般在白天舞,名为水龙。红色的一般在晚上舞,名为火龙。过去扎龙头作为一种谋生手艺,在兴济镇张姓家族一些人中曾世代传承。后来,随着舞龙这一传统活动的逐年淡化,舞龙的人越来越少,兴济镇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了赶会,相应的“扎龙头”手艺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看不到舞龙表演,年幼时的崇国岐心里既失望又惋惜:“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的习俗,扎龙头这项手艺绝对不能失传。”

偷师学艺改良传统纸扎工艺

出于对舞龙的喜爱,以及对扎龙头这项手艺的好奇,崇国岐16岁时开始自己琢磨扎龙头。他说:“那时候我去师傅家看人家扎龙头,围着龙头一圈儿圈儿地转,研究框架、结构、材料。人家不教我,我就在旁边偷偷地看,回家再自己琢磨。”

过去扎龙的主要材料是竹片和纸张,工序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十分繁复。劈竹篾、扎粗坯、装灯饰、糊纸、上色……崇国岐说,扎一个完整的龙头,两人合作,需要花10天左右的工夫。就这样琢磨了几个月,还真让崇国岐琢磨出点门道来。没几天,崇国岐就自己扎出了个小龙头,外形精巧,栩栩如生。

在扎龙头的过程中,崇国岐还发现了老式龙头的几个缺点。“原来的龙头外面都是裹的纸,然后用水彩画上颜色,但是耍不到几晚龙头就烂掉了,而且也太死板,没有鼻子,看着不立体。”崇国岐说,为了让龙头耐用,他将纸换成了尼龙绸,这种绸缎不仅结实,而且很轻很薄。他还将龙的眼睛、嘴巴、鼻子进行了改良。眼睛用塑料制作成透明的,晚上舞龙时,龙头里放个灯,光亮可以从眼睛里透出来。龙的下颚加上了轴,当龙头舞动时,下颚可以随着人们手里的动作上下起伏,嘴巴一张一合,舞起来更加逼真。“过去龙鼻子是平面的,在嘴上画的,我通过观察各种动物,把鼻子做成凸起的,这样再画上轮廓就更加生动了。”崇国岐说。

记者了解到,整个龙头的内部构造,里面是用一根根的竹条弯出龙的轮廓。崇国岐说:“竹子是整根买来的,然后拿回家来再慢慢地将它们劈成细细的一小条一小条的,竹子没法直接弯折,所以要用火烤,用小火给竹子加热,然后再均匀用力,将竹子慢慢弯成自己想要的形状,竹子也就定型了。”

醉心50载将传统手艺代代相传

生活中,崇国岐有很多爱好,扎风筝,读书看报,养花养鸟,训练鸟儿叼东西,用葫芦给鸟儿制作“饮水机”……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爱钻研的人,经常用自己的一双巧手,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既方便大家,也充实自己。但是他最喜爱的还是扎龙头、扎风筝。

如今,在兴济镇南街,崇国岐成为唯一一个扎龙头、扎风筝的老手艺人。每逢元宵节,崇国岐都会用那双巧手为村民们扎上一个龙头,让村民们欢欢喜喜闹元宵,这一扎就是50多年。

“我毕竟岁数大了,这项手艺还是得传下去。”崇国岐说,为了不让扎龙头、扎风筝的手艺失传。2015年,老人将手艺传给同村的一位村民。“现在每天晚上我都到他家去,教他怎么扎龙头,怎么扎风筝,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崇国岐告诉记者,他希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舞龙表演,爱好扎龙头、扎风筝这门手艺,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代代相传。

今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兴济镇南街都有精彩的舞龙表演,龙头就是崇国岐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扎出来的。龙头长约2米,宽约80厘米,样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