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书法>>正文

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重笔书法家王怀忠

2017-01-09 15:06:17 来源:中国网

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重笔书法家王怀忠

图为重笔书法家王怀忠先生的作品

中国网讯 书法家们所用的笔,以轻盈的毛笔、硬笔居多,使用重笔书写的少之又少,而手执68斤的重笔还能洋洋洒洒书写,行云流水作画的,放眼全国,大抵也就只有重笔书法家王怀忠老师一人了。

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重笔书法家王怀忠

图为重笔书法家王怀忠先生

王怀忠,1968年出生于江苏睢宁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在他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已离世,因此家庭条件十分艰苦。贫困能击退一些人生活的勇气,也能给予一些人向上的动力。幼年时代的王怀忠,自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并且爱好广泛,一点就透。

起初,王怀忠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在闲暇时信笔涂鸦,即使没有专门的老师教习,他也画得像模像样。渐渐地,他又自己找来书法名家的字帖临摹练习,书画作品皆有所长。后来,他又爱上了音乐,他的大哥是小学的音乐老师,于是王怀忠便整天跟在大哥身后,潜心学习琵琶、二胡、笛子、手风琴、吉他等乐器,还常常到田间练习发声,他的乐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初中时期,恰逢武侠剧盛行,家庭贫苦的王怀忠常常是学校里一些孩子欺凌的对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也增强自己的体质,王怀忠又开始习练武术,除了拳法、棍棒等各种练习器械外,他甚至还学会了硬气功,曾一度达到掌能劈砖,指能削瓶的程度。

但是,即使梦想再大,天赋再高,人也免不了受到现实的束缚。王怀忠的这些天分,并没有被周围的人重视,在贫困的生活压力下,这些梦想就如同阳光下的肥皂泡,很快就破灭了。

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重笔书法家王怀忠

图为重笔书法家王怀忠先生的作品和68斤重的笔

王怀忠一心想改变贫穷的现状,追寻自己的人生志向。1988年高中毕业时,他向母亲提出要到外面打工,可是这一想法却被母亲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只因他是家中的老幺,母亲希望他能够留在家乡,留在自己的身边。

这条路行不通,王怀忠也曾无奈消沉过,但他很快重拾起信心。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怀忠受到当地一位书家的点拨,重新拾起了毛笔,开始专心研习书法。他先临摹颜柳书帖,楷书正所谓是书法的根基,在潜心的临摹中,王怀忠的字也越加筋骨强健;之后他又开始苦学二王,习练行书,字体更添一份姿态妍美。渐渐地,王怀忠沉溺于书法艺术的博大中难以自拔,对奔放潇洒的草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开始研习怀素、张旭的法帖。

博采众长,习从大家,王怀忠追寻着众多书法家的脚步,在书法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就被中国王羲之书法研究会吸收为会员。这对于王怀忠来说,是一份肯定,更是激励他继续前进的动力。

但是,追求梦想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过度痴迷书法,而又买不起宣纸,王怀忠只能用劣质的墨汁,在旧报纸上书写,不久之后,他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甚至差点丧命。为了治病,本就已经一贫如洗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债台高筑。

1992年的一天,王怀忠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忽然感到手中的毛笔太轻了,如果能自制一支重笔,用心研习,一定能够让自己的技艺更上一层楼。这个想法让王怀忠感到十分兴奋,他立刻找来一根1.5米长的钢管,将毛笔置于钢管的一端,并在钢管上加一块红砖,做成了一支重达10斤的重笔。

虽然刚开始有很多不适,但王怀忠坚持使用这支特制重笔练习书法。日复一日,王怀忠惊讶地发现,10斤的重笔他也能运用自如,且写起字来笔画更加沉稳,线条更加流畅,力道更加厚重,更突显了他个人的风格。看到了成功的苗头,王怀忠更坚信了自己的想法。

后来,王怀忠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先后到山东、河北、江南等地打工,15年的打工生涯,磨练了他的意志,增进了他的阅历。08年初,王怀忠和家人回到了家乡徐州,在书画市场上摆起了地摊卖字。

为了能让自己的字卖出去,王怀忠想尽了办法。他现场手持48斤的重笔,边唱边书,一曲唱罢,笔锋收起,一幅遒劲的书法作品博得阵阵叫好声。这一场表演,看似轻松,实则需要耗费极大的体力,但早年的习武和练声,让王怀忠拥有了过人的体能,才能完成这些旁人无法做到的事情。

渐渐地,王怀忠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位手持48斤重笔写字的奇人,不仅当地的媒体,就连外省的媒体也争相报道。2013年11月13日,王怀忠参加了央视《综艺盛典·牛人来了》节目,他特制的重笔、精彩的表演、优秀的作品,无一不受到人们的钦佩,从此后更是声名大振,相继被聘为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及淮海分院高级院士、徐州拥军书画院副院长等。

名誉与掌声,并没有让王怀忠冲昏了头脑,而是更加激励他追求完美和进步。近来在临完米芾、黄庭坚等书帖后,王怀忠又对王铎书法情有独钟,苦练不辍。其重笔书技也在突飞猛进,现在能单手执68斤的重笔自如书写。时下,王怀忠正向百斤冲刺,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

王怀忠说:“名誉那是别人给的,而我依然故我!艺无止境,我还只是个学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追求书艺的道路上,是永远没有止尽的。(丁联恩)

 

责任编辑:韩文哲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