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评>>正文

梁鸿谈《我们的命是这么土》

2017-01-09 11:59:45 来源:凤凰网

我是袁凌的忠实读者,从他的《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从出生地开始》到这本书,我一直非常喜欢袁凌的文字。《我们的命是这么土》跟他之前的几本非虚构著作不一样,是一本小说集。我先读他的散文,后读到他的小说,觉得他的散文和小说既有不同,也有相通之处。

我读他的散文的时候有种感觉,袁凌这个人心思是非常缜密的,他对世界的观察已经到了一个毫发毕现,看得清晰,也能够叙述出来的程度。并且他的语言虽然写的是乡村,是古老的土地,但文本一点不显得是一个传统的写作者,他非常现代,他的语言是对现代汉语非常好的表达。同时我在读他散文的时候发现,他对人的观察、对生活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比如说他不会放过火车站外一张破旧的、差点被风吹走的寻人启事,他能够从中寻找到一个生命的痕迹,并且追寻下去,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读这本小说我是另外一种感觉,觉得里面不但蕴含了袁凌对乡村的看法,还有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这本书里第一篇小说就叫《世界》。写一个盲人,在下矿的时候出了事故,眼睛瞎了,回到家乡重建生活世界的故事。读这个小说的时候,你不觉得土,不觉得这个作家在愤怒地控诉这个社会的不公。但作家不是从这个角度着手,他写的这个主人公刘树立,内心非常非常安静,静到你能够感到这个盲人在细微地捕捉外面世界哪怕一点点的动静,当然这也是作家在捕捉。这种捕捉是非常感人的,因为你能感受到这个盲人他想“看”到世界,想理解世界,理解他的亲人是怎么在活动。你能看到即使他瞎了,他依然在努力地生活,你觉得辛酸,又觉得温暖,同时非常有力量。这样一种书写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人。很多人也写过矿工生活,但袁凌笔下的不仅仅是一个矿工,他是一个人,他在双目失明的艰难处境下摸索寻找,试图找到仍然作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袁凌文字的细密,不单单是对外在现实事物的把握能力,他确实是安静的把握者,一个心静如水的人。在写作时,他沉到了主人公的身心里面,这样才能作为一个正常人,传达失明矿工不可见的内心,以及其它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袁凌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感觉的作者,他上半年出了一本书《在唐诗中穿行》,通过李白杜甫等人再现了唐代的长安生活与诗性。袁凌对历史有感知,他能够进入史料,同时又能通过想象填充历史鲜活的细节,赋予其血肉。

在这部小说集中,有一篇也是用《诗经》作为引子,把诗经中的古代生活和当下农村的生活和生命形态联结到一起,读的时候一面觉得是现在的中国,一面又觉得是在历史之中,扩张了小说文本的空间,使现在的人性溯及了历史的河流,使他有所归依,生命有了一种更深远的层次渊源。袁凌小说的意义在于发现,给我们呈现一个更加丰富细微的乡村,更加富于血和肉的人类的生命形态,不单单局限于乡村。

正像袁凌自己说的,他的文字还具有一种难得的可靠性。什么是可靠的生活?这是有非常大疑问的一个词,文学要写得可靠,似乎是会被人质疑的。但这种可靠性不是说现实生活中一定发生了,而是说在我们的生活内部可能包含着这样一种逻辑,这是一种可靠,一种可能。譬如袁凌说一个农民信誓旦旦地跟他说自己老婆生了个癞蛤蟆,如果以一种科学主义的心态,我们会觉得这怎么可能呢,但你又不能说这个人肯定是在说假话,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他的一种世界观。袁凌用了“我们的命是这么土”这个书名,需要勇气,我们今天在说土的时候,一般指的是陈旧,一种跟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但我觉得袁凌有一种野心,想把这个土字重新洗刷,重新清理出来一种新鲜的、更具本原意义的一种气质。可能在这个土的里面,确实包含着一个巨大的世界,包含着农民作为一个人的生活结构。当一个农民像刘树立那样摸索求生,感到小路的坎坷和妻子肩膀的消瘦,他是一个人,他不能仅仅被一个农民的符号所界定。当我们在重新理解乡村,重新理解农民,重新理解土这样的词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这恰恰是我们灵魂最深处的一种存在,是存在的压舱物。

从袁凌这么多年的创作轨迹来看,他一直在关注一种“重”生活,我们一直在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而袁凌却一直在写重的生活,不管是写矿工,还是《我的九十九次死亡》,那本书里写了九十九种死亡,每一种死亡都是一次生命,让人在有痛感的同时感到珍惜,让人珍惜的还有袁凌的文字,他把每一个生命印刻在了文字当中。除了人和动物,还包括物的生命,并且有一种言外之意的传达。

袁凌的作品里还体现出了他自己谈到的一个重要概念:物性。物,是物质的物。我们通常说小说要写人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袁凌还要写物性,人与物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在互动之中两者的表现形态,把人与物作为平等主体来写。他并不只是想写一个真善美的人性,或者真善美与恶复杂交织的一种人性,人在现实中的一种受限性,这个受限的过程是他想要表达的形态。

这个对我特别有启发。我们在说到人性的时候,确实特别容易把它拔高到一种无物质性里面,但是物性的确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也就是人的受限性,人与环境的一种互动。这看上去并不算是一种特别新鲜的观念,在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里有源头,但在今天是特别有意义的,因为现在的很多小说太过讲究人性,太少关注物性,使得我们的很多小说飞得太高,飘得太远,没办法去抓住某一种核心。而且在袁凌这里,强调的还不止是批判现实主义中作为人物生存环境的物,而是拥有主体性的物,物性和人性交互作用,呈现出更丰富深层、立体的世界。这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有限性的认识。

从对物性的看重出发,袁凌特别着重现实内部的一种纹理,一种状态。他的小说没有多大的情节冲突、戏剧冲突,比如你读他的《世界》,这篇小说从头到尾,情节发展特别缓慢,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撕心裂肺、欲罢不能的冲突,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形态。但在这种自然形态之中,或者说物性的氛围中,人的精神形态在发生变化。刘树立的眼睛瞎掉后,他要适应,适应之后他要挣扎,拓展,试图走得更远,从家门后走到后院,从后院走到坡地,从坡地走到更远,他在不断地去试探这个世界,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也是和外界事物的沟通,每一个微小的困难的克服,譬如上一级楼梯,也就是和身边事物、和楼梯的一级打破障碍达成交流的过程。

你说这里面有意义吗?肯定是有意义的。有情节冲突吗?好像没有。袁凌就这样慢慢地一步步地去写,很多时候看似没有在写刘树立本人,是写到他接触到、感觉到的物,对他发生着制约和影响的物性,实际上已经把人性写出来了,如果一定要说人性的话。这是我最受启发的一点。

袁凌是一个有悟性的作家。他有扎实的现实经验和书写能力,他的小说书写能够做到既有飞翔的层面,又有落地的可能。我经常说一个好的作者就像一个秤锤拴着一个气球,既飘在空中,同时又是稳定的,有一个稳定的形态,能够让你触摸到它的重,同时又有轻的成分,这样一种轻,不是一种轻灵,语言优美什么的,而是让你感知到它所表达的世界之外的世界,世界观之外的世界观,这是轻的方面。重的是说它又是跟现实相关的。读袁凌的非虚构作品,你能看到一种特别沉重的现实,特别扎实的现实的细节,他是完全进入到这个人物的世界里面,这是轻与重的一个非常好的结合,既是现实的,也是美学层面的一个存在。

我也处于摸索之中,一个作者他总是在探索一种边界,遇到很多障碍困难,中间有一段袁凌的小说是不被发表的,我反而觉得这非常好。一个好的作家需要沉淀的过程,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有成果,如果中途就退场或改换轨道,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这样一种承认。小说要求一种情节性,一种戏剧性,但是,就像萧红所说的,谁能说小说只有一种写法呢。为什么我不能有另外一种写法,我觉得一个好的小说家,他一定有勇气发出这样的疑问。也一定有勇气去探索这样的边界。

好的文本,不管是散文,小说,非虚构也罢,它一定是在探索边界,一定能够超越边界,因为边界是固有的,大家约定俗成的,你超越了它,颠覆了它,你才可能有你自己的声音,这可能是最终的一个目标,我也会慢慢朝这个目标前行。

责任编辑:张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